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一陣急促的鬧鈴聲把我吵醒了,轉頭一看,身旁的錦秋也已經坐起身來,我知道現在是淩晨兩點。錦秋的外公外婆和他二舅從雲南來,由於兩位老人家都已經八十多歲了,不敢讓他們坐飛機,因此乘坐的是昆明到濟南的火車,中間途經彭城,到達彭城的時間是淩晨三點,我們要去火車站接站。

我們兩口子匆匆一番洗漱,出了房間門,隻見蘇建寶正站在樓門口的路燈下抽著煙等我們。我們一起到了停車場,開車直奔彭城火車東站。在路上我們商量了一下,見麵之後,兩位老人勢必要問起錦秋的媽媽蘇佩琴為什麼沒來接站,最後我們統一了一下說法,就說蘇佩琴到外地出差去了,估計要兩三天之後才能回來。

隻能先這樣把眼前糊弄過去,至於往後怎麼辦,隻能看我疏通監獄關係的效果,走一步看一步了。說來這事情也怨蘇建寶和他父親沒有提前溝通好,他們要是早點溝通好,他早點知道情況、早點告訴我們的話,我們的準備時間也就多點,就可以準備得更周全些。

我們到火車站的時候,三點還差七八分鍾。蘇建寶先打電話和他父親聯係了一下,然後我們三人就到了出站檢票口外等著,不一會兒工夫,就聽到車站廣播播報,從昆明開往濟南的K492次列車已經進站了,停車時間十五分鍾。

因為是半夜裏到站的火車,而且彭城又是中途站,下車的人並不算很多,估計大約也就六七十人吧,稀稀拉拉的分別從幾個檢票口排隊檢票出站,每個檢票口的隊排的都不算很長。蘇建寶還在抬頭四處張望,我就看到其中一個檢票口的隊伍裏有一位麵色黝黑、五六十歲的瘦小漢子,背後跟著兩位老態龍鍾的耋耄老人,我心想應該就是了吧。

我輕輕碰了一下蘇建寶,指了指我看到的三人:“表哥,你看是那三位嗎?”

蘇建寶轉頭看了一眼,說道:“對,就是他們了!”隨即就忙到那個檢票口的欄杆外,對著那三位長輩說起了什麼,因為他用的是老家方言,我聽不懂,隻依稀能聽出“爹”、“老爹”、“奶奶”這幾個詞來。三位長輩也開心的和蘇建寶搭著話,但是眼睛卻更多的在看著站在他身旁的錦秋和我。

過了幾分鍾,三位長輩檢完票出來了,細看之下,精神狀態都不太好,一臉的疲憊,不過這也難怪,畢竟那麼大年紀的人,坐了三十多個小時的火車。

蘇建寶的奶奶拉著蘇建寶就說起了話,蘇建寶指著我和錦秋,用方言跟他們說了幾句話,雖然聽不懂,但是猜也能猜到,這是在介紹我們,就看到錦秋甜甜的笑著依次叫了三位長輩一聲:“外婆、外公、二舅,我是錦秋。”說著又拉過我的手,介紹道:“這是我老公常阡。”

我也學著錦秋的樣子,滿臉堆笑的打了聲招呼:“外……外公、外婆、二舅,一路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