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6號,星期一,七夕節。
上午九點半,謝春我們一群人來到了鳴鳳煤礦二號礦井專供工作人員進出的副斜井井口,我們一共八個人,我、蘭滬和鳴鳳煤礦礦長謝春,以及我的貼身保鏢蘇建寶,另外還有負責給我們帶路的二號礦井大隊長耿中華,以及三個廠商工作人員。
我們在井口臨時準備的更衣室換上了下井的高筒水靴,帶上安全帽,掛好礦燈,就在耿中華的帶領下坐上礦車下了井口。三米左右寬的巷道傾斜向下,並排平行分布著兩條礦車軌道,一上一下。兩側的牆都漆成了上白下藍的顏色,頂上一溜的節能燈管將巷道裏照得通明,看著非常幹淨整潔,不過我知道這隻是剛進井口大約三四十米的樣子,到了三四十米之後,兩側就沒有那麼幹淨的牆壁了,都是大碗碗口粗細的坑木,照明條件也沒那麼好了,每隔十來米遠才有一盞燈。這口井我曾經下去過兩次,先坐幾分鍾的礦車到開采處的車廠,下車之後還要步行大約三百米才能到最近的工作麵。
我們從車廠的礦車開始,一樣一樣的開始檢查核實,耿中華手裏拿著張清單,哪件設備是哪個廠家提供的,就讓他們的工作人員當麵核實,結果出來之後,蘭滬連人帶設備一起拍了照,然後發到“西南財經周刊”的官方微博上去。
這礦井底下本來是沒有通信訊號、發不了微博的,是過去的一周,鳴鳳煤礦公關部請彭城移動公司幫忙鋪設了一條臨時線路,通過有線耦合的方式將GSM的移動信號引到井下,目的就是為了方便蘭滬的工作。具體操作方式是把一條纜線順著抽水管道外壁排下礦井,水管所到之處,線纜就能到達,水管不到的個別地方,就把線纜臨時固定在牆壁上,線纜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采集信號的耦合設備。等我們今天的檢查核實工作完了,移動公司還要來將設備撤走。
我們一行八人一路檢查核實,就逐漸向礦井深處走去,一直檢查到吃午飯的時間,也沒發現任何一個所謂的被拆換了標牌的設備,回到地麵上,就在井口簡單吃了一頓午飯,又繼續下井接著幹活,預計這項工作需要將近兩天時間才能做完。
大概下午四點左右,我們正在第三平巷和第四平巷之前的主井裏檢查一個液壓支架的時候,我忽然隱隱約約聽到一陣“隆隆”的聲響,因為聲音不大,所以起初也沒引起我的注意。可我轉頭之間卻看到耿中華眉頭緊鎖,歪著腦袋,似乎是想把那聲音聽得更清楚一些。
我問他道:“耿隊長,出什麼事了嗎?”
他輕輕擺了擺手,示意我別說話,又順著巷道往上走上去五六米,停住腳步繼續聽。看他這慎重的樣子,我心裏“咯噔”一下,心想不會是出什麼事了吧,我以前也接觸過幾個煤礦的項目,下過好多次礦井,可是對於煤礦井下事故,諸如冒頂、透水、瓦斯爆炸之類的,聽說過不少,卻從沒碰上過,所以也不知道出事的時候究竟是個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