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了,那麼在規劃作業麵的時候,肯定會有相關的風險預防措施,比如哪些地方不能開采,哪些地方隻能推進多少之類的。最常見的風險預防措施,就是按照廢井的最大水深測算出水壓大小,進而計算出安全距離,對於井下朝向廢井一麵的煤層,最多隻能開采到什麼地方,必須預留多少的安全隔斷,等等這些都會有很詳細的規定,並且在相關作業麵處還會有明顯的警示標識。
比如說,按照水壓測算,兩口礦井之間的安全隔斷距離需要十米,那麼實際措施製定出來的時候,一般會根據情況要求預留十二米甚至二十米。多出來的這幾米,一方麵是為了應對礦工的誤操作,也就是說即便有礦工一個不留神往那地方開采了,隻要及時發現並製止,那麼也不會造成什麼後果。另外就是預防塌方這樣的意外事故,即便該作業麵上發生了塌方,隻要規模不大,也不足以引起透水事故。
在這起事故中,顯然沒有地震,也沒有大規模的塌方,否則就不是現在七人失蹤的結果了,那麼這事情肯定瞞不住,早就被新聞曝光了。想來想去,都應該是有人故意這麼幹,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比如說某些人因故對礦領導懷恨在心,或者是被競爭對手收買了搞破壞,於是故意違反安全預防措施,故意往那口廢棄礦井的方向開采。但是一個作業麵上並非隻有一個工人,而是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如果有人這麼幹的話,周圍的工友肯定會發現,並及時製止,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生命安全。如此一來,事故也就不會發生了。
但是現實情況是,事故真的發生了,那就隻有一種合理的解釋——一個班組的礦工集體故意!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毫無疑問,這一個班組肯定是被收買了,這自然就是一場陰謀!
能夠收買一個班組做這麼大的事情的人,鳴鳳煤礦的競爭對手可能性不大,競爭對手收買個別工人可能很容易,但是要秘密的收買一個班組可就太難了。但如果這個人不是競爭對手,而是鳴鳳煤礦某位位高權重的領導,那麼做這件事情就要容易得多。
想到這裏,“劉衛國”這個名字又浮現在了我腦海中,盡管我還是有些難以相信,劉衛國為了除掉我,居然敢幹出這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現在我沒死,他能善罷甘休嗎?想到這裏,我激靈靈的打了個寒顫。一瞬間,我心裏有一種無法名狀的情緒,很緊張,甚至緊張得渾身都在顫抖,同時又很亢奮,有一種想找個人打一架的衝動。
“阡哥,你在發什麼呆呢?”
蘭滬的聲音將我的思緒拉了回來,我循聲扭頭一看,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已經洗完澡出來了,頭發還濕漉漉的,身上穿著一套短袖睡衣,手臂和大腿都露在外麵,就站在我坐的沙發背後。
我噌的一下就站了起來繞過沙發,到了蘭滬背後,我左手勒著她的腰,胸口緊緊貼在她背上,使勁往前一彎腰就把她壓得趴在了沙發背上,又騰出左手來,把她的睡衣短褲扯到了大腿上,她嘴裏似乎是在嚷嚷著什麼,我卻如同魔怔了一般,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