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繼續說道:“吳大哥,現如今外邊這些做小貸的,都是在用老板自己掏出來的注冊資本金放貸,無論他的注冊資本金是一千萬、一億、還是十億,終歸是有限的,這些錢放完了,在收回來之前,業務規模也就到此為止。可如果咱們將你們銀行信貸資產出表的玩法引入進來的話……”

我說到這兒,故意一頓,讓吳允中自己去想,他是專業人士,肯定能想明白。

他微微皺著眉頭思考了幾秒鍾,抬頭哈哈一笑道:“老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可以把小貸公司的貸款資產像銀行的貸款資產一樣包裝成理財產品賣出去,中間不但可以賺到利差,還能迅速收回資金,承接新的業務?”

“哈哈,對啊,我就是這意思。”我說道:“現在小貸的利率水平你也知道,咱們就算平均20%的年利吧,可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才多少啊,也就5%左右。假設咱們有一億資本金,全部放出去了,那理論上就能有兩千萬的利息收入。咱們再將放出去的這一億小貸資產打包成理財產品發售,隻需要支付五百萬的理財收益,這一來一往中間就有一千五百萬的利差。當然了,這隻是理論上的,考慮到實際運作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壞賬,另外資金利用率也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所以實際利差肯定沒有那麼多,咱們少算一點,一千萬應該也還是有的,除去各種運作成本,淨利潤起碼也還有七八百萬,單純從利潤率來看的話,也就是七八個點,並不算高。但重要的是如此一來,就能馬上收回一億的資本金,繼續承接新的業務,繼續發理財產品,就又有七八個點的利潤了。如此周而複始的循環運作,理論上來講,咱們可以將這一億資本金的杠杆根據業務需要無限放大,有多少業務咱們都能承接,規模是無限的。”

“這就相當於是變相的開了一個小銀行啊!”吳允中笑著點了點頭,問我道:“那老弟你有沒有了解過目前的監管措施允不允許這麼幹?”

我撇撇嘴說道:“當然了解過,目前的監管措施對這方麵沒有明確規定,沒說行,也沒說不行,所以咱們如果真的這麼幹的話,究竟行不行,關鍵看和監管部門、比如銀監局的溝通協調。”

去年吳允中升職請客的酒席上,我記得有一位市銀監局的領導,名叫吳允原,雖然不清楚和吳允中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但是從名字判斷,我猜測他們應該是兄弟。所以我這話隻要說到這裏,吳允中就應該明白了。

吳允中低頭思索了一陣,點了點頭說道:“這就是老弟你說的你負責解決資金規模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業務質量問題由我解決,我想我也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將我們銀行一些本身資質不錯,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比如國家宏觀產業政策之類的,沒辦法通過審批的貸款申請,放到那邊去做,這樣就能保證業務質量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