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萬爽說王翰林想去幹裝修,我心裏暗笑,原本我還琢磨著,他是化工大學畢業的,可以把他弄到申衛華的恒安機場設備製造公司去,幹點材料或者環保相關的活,勉強也還算是專業對口。如果他要幹裝修的話,那就更簡單了,直接放到老二常陌那兒去就行。
我說道:“如果他想去幹裝修的話,沒準我還能幫他,我弟弟就開著一家裝修公司,可以讓他先到我弟弟那兒去做個實習學徒工之類的,也不會把他當白工使喚,隻不過起初錢肯定不多,一個月可能也就一兩千塊錢,學出來之後那再另說。”
“真的!那好啊,等我今晚回去之後跟他說說,他肯定願意的,謝謝常總。”萬爽開心的說道。
我點點頭答應道:“嗯,確定下來他願意來的話,你就打電話告訴我。”
“好的,謝謝常總。”
正說著,我的手機忽然響了,我拿起來一看,是鳴鳳煤礦的董事會秘書董兆林打來的。
自從鳴鳳煤礦的材料進了證監會發審委之後,張林就帶著幾位相關的工作人員來了北京常駐,隨時準備接受質詢,不過董兆林並沒有跟隨一起來北京,而是留在了彭城大本營,他目前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應付好各路媒體。
每個公司向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核準材料,一旦通過初審,進入發審委之後,招股說明書就會在證監會網站上公示,其本意是讓社會上各相關方麵都知悉這件事,以便於利益關聯的各方反映情況或提出意見,有點廣開言路的意思。這本來是一項好的政策,但是在現實操作當中,這好經卻常常被歪嘴和尚念歪了,最關注證監會網站此類消息的往往集中於一個群體——財經記者。
有很大一群財經記者成天就盯著證監會網站的此類公示消息,一旦看到哪家公司的材料移交發審委了,就立馬趕到公司所在地,要求采訪報道。擬上市公司、特別是民營性質的,在這種敏感時候,一般是不敢開罪媒體的,因此絕大多數采訪要求都會被接受。財經記者就趁著采訪的機會,對公司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最常見的是要求企業到其媒體版麵上去做廣告,隻不過費用非常高,往往是其正常版麵廣告費用的數倍甚至十數倍。更有甚者直接開口要紅包,小媒體可能幾千塊錢就打發了,有些影響力的大媒體動輒就要數萬甚至數十萬。
如果公司方麵老老實實的接受了其要求,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如果其要求被拒絕了,記者們往往就會故意誇大報答一些公司的負麵新聞,有些甚至就直接捕風捉影的編造虛假新聞,又加之社會風氣原因,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這些報道經過一些不負責任的轉發轉載之後,會在極短時間內就形成輿論。而發審委的審核標準中,就有“企業社會形象”、“社會效應”等等這一類的彈性標準,因此一旦在此期間出現了負麵輿論,企業的上市核準申請很可能就被打回,給企業造成極其巨大的損失。
說白了財經記者們就是拿準了企業在材料過會期間的“虛弱”而趁火打劫,因此對於擬上市企業而言,在這段時間內,有一個和諧的媒體輿論環境是極其重要的。董兆林此前已經在上市公司擔任過董事會秘書一職,主要工作就是和媒體打交道,在這方麵有比較豐富的經驗以及媒體人脈,所以這段時間就被張林委以重任,留在彭城大本營“招待”到訪的各路媒體記者。他打電話來給我,必然是出現了什麼和媒體輿論有關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