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大家齊動手(1 / 2)

轉眼間半個月的時間過去,常樂剛剛占領的這個鹽場,終於產出了第一批食鹽。雖然剛剛產出的食鹽無論從顏色還是從口感方麵,都及不上末世降臨前的食鹽,但是終究緩解了當前食鹽嚴重短缺的現狀,不至於讓常樂軍的幾個基地限製食鹽的最低供應了。

隨著第一批食鹽的產出,鹽場至少可以保證每個月有二十天的時間可以產出食鹽,也就是說隻要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保證整個基地內的幾十萬人,不用再為吃鹽發愁。

不過他們現在所控製的鹽場,還不能和江南的鹽場相媲美。江南的鹽場可以做到一年到頭每天都可以出鹽,但是位於渤海灣旁的鹽場,到了冬季以後由於渤海會結冰,而且一旦氣溫過低,海水的蒸發速度也會大幅下降,所以從十一月份到來年的三月都無法產鹽。

由於常樂帶人過來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而第一次出鹽的時候已經是月末,所以他們要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生產出足夠整個常樂軍數十萬人口整個冬季的食鹽,套一句末世降臨前常用的口號就是:時間緊任務重!

今天是農曆的三十,又是大潮的日子,不過這一次和上一次在時間上有所不同。這裏的漲落潮和整個渤海灣的其他地方都有所不同,渤海灣內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半日潮(一天兩次漲落潮),或者是全日潮(一天隻有一次漲落潮),唯獨這裏是混合潮(有時是半日潮,有的時候又是全日潮)。

一般來說就是每個月的中期都是全日潮,一天的時間裏隻有一次漲落潮,而月底月初這段時間則是全日潮,也就是說每天會有兩次漲落潮,而且兩次漲落潮的潮差會相當的大。

由於是在農曆的月末,所以這兩次漲潮分別是夜裏的零時和中午的十二時,而兩次的退潮則是上下午的六時。兩次的退潮時間正好都處於天亮的時間,所以對於準備拾取貝殼的常樂來講是非常方便的。

雖說每天都會有漲落潮,但是平時的漲落潮波動不是很大,無法將大量的喜歡沉在海底的貝類帶到海灘上來,所以半個月來常樂每天都會趁著落潮的時候,帶著人到海灘上尋找外殼上有著十字形花紋的貝類,但是收獲卻不盡如人意。整整半個月的時間,在十公裏寬的海灘上一共隻找到幾十枚帶有十字形花紋的貝類。

也正是因為如此,常樂才對今天的大潮格外的在意,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員以外,剩下的所有人在頭一天夜裏便做好了出動的準備,隻等他的一聲令下,便全部都前往海灘拾取貝類。

由於不能確定兩次漲潮中具體是哪一次才是真正的大潮,所以常樂隻能安排人在距離防浪堤以西一公裏的地方,從半夜就開始對午夜時分的那次漲潮進行觀察。

為了保證能夠在漆黑的夜裏準確的判斷出大潮是否到來,除了被派去負責觀察的人耳朵要靈敏以外,他還在村子中點起了十幾堆篝火,以便負責觀察的人員在沒有聽到海浪聲的時候,還可以通過火光看到跟隨著海浪衝到村子內掃蕩的大對蝦。

隻要這些令常樂無比厭惡的東西出現在村子內,即便是沒有聽到海浪聲,也可以判斷出這一次的漲潮是大潮,不然的話這些令人討厭的生物,是無法進入到村子內的。

這個時候負責觀察的人員,就可以向臨時駐地進行彙報。等到再過半個小時潮水開始消退,那些令人生惡的大對蝦重新回到潮水中以後,已經做好了準備的人員便可以向海灘方向進發。

那些可惡的大對蝦在潮水開始消退的時候,就會先一步返回海中,所以這個時候即便是人類跟隨著消退的潮水前進,不涉入到海水中去,大對蝦就不會對人類發動攻擊。不過既便是如此,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常樂早就下達了命令,嚴禁進入到正在消退的潮水的五百米距離以內。

不過令常樂失望的是,半夜的這一次漲潮隻不過是小潮。混合潮中的小潮甚至還不如平時的漲潮,所以當時間到了十二點半的時候,還沒有見到有人來報訊,隻好回到自己的房間休息。

上午八點,數百名常樂手底下的非戰鬥成員,十幾個人合力哼哧哼哧的抬著一張捕魚用的拖網,前往村子的方向而去。這種捕魚用大拖網,每一張都有數百米長,是專門用來在海上捕魚用的。他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把這二十多張漁網,鋪在村子內的空地上,用以捕捉那些到陸地上來捕獵的大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