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一行愛一行,才能幹好一行
幹一行愛一行是一種優秀的職業品質,是每一位員工都應遵從的基本價值觀。
馬丁·路德·金曾說過:“任何工作都有其意義,所有於人類有所促進的工作都有其尊嚴和價值,應該努力不倦地把它做好。”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幹一行愛一行,因為隻有幹一行愛一行,才能幹好一行;也就是說員工要認真對待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職業,將自己的工作當做興趣,努力把工作做好。
幹一行愛一行是一種優秀的職業品質,是每一位員工都應遵從的基本價值觀。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熱愛自己的工作,對工作盡心盡責、全力以赴。這不僅是職業的原則,也是人生的信條。試想,一個人連自己的工作都不熱愛,又怎麼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呢?
在綿延數百公裏的木裏縣雪域高原上,一個人牽著一匹馬馱著郵包默默行走的場景,成為當地老百姓心中最溫暖的形象。
他一個人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戰勝孤獨和寂寞,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雜誌、一張張報紙準確無誤地送到每個用戶手中,將時代發展的聲音和外麵世界的信息不斷地傳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
這個人,就是四川木裏藏族自治縣郵政局的一名普通鄉郵員;一個20年來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獨自行走在馬班郵路上的郵遞員;一個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萬公裏,相當於走了21趟二萬五千裏長征,繞地球赤道6圈的普通郵遞員——王順友。
1984年,年僅19歲的王順友成為當地一名普通的鄉郵員,走上了馬班郵路的漫漫征途。
木裏藏族自治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這裏高山綿延起伏,氣候惡劣,空氣稀薄,道路險惡,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王順友負責的郵路往返裏程有584公裏。他每月負責兩個郵班,一個郵班來回14天,所以每月有28天他會跋涉在這蒼茫大山中的郵路上。
王順友需要經過大大小小的山峰溝穀,穿過四片野獸出沒的原始森林,途中還要經過崎嶇狹窄、稍不留神就會連人帶馬摔下懸崖掉進滔滔江水的“九十九道拐”才能走完這條郵路。
麵對這樣的艱苦條件,這個外表矮小、幹瘦的漢子以頑強的意誌戰勝了孤獨寂寞和艱難險阻。他苦中作樂、以苦為樂,每當孤單寂寞時,他就亮開嗓子縱情地高唱一曲山歌。當萬家燈火、家人團聚的時候,王順友隻能一個人在野外風餐露宿。
他每年要投遞8000多份報紙、700多份雜誌、1500多份函件、600多件包裹,憑著幹一行愛一行的工作態度,20年來,王順友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個郵件,沒有丟失過一份報刊,為大山深處各族群眾架起了一座“綠色橋梁”。正如他自己所說:“搞好本職工作是我的責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給黨丟臉。”
2005年,王順友被評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給他的頒獎辭是這樣寫的:“他樸實得像一塊石頭,一個人一匹馬,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他過灘涉水,越嶺翻山,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裏,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心,路的盡頭還有路,山的那邊還是山,近鄰尚得百裏遠,世上最親郵遞員。”
在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同時,也要把你的愛投入到工作中,隻有這樣你才不會感到工作的枯燥、乏味,你才能用心地做好這份工作。
幹一行愛一行的人會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工作,會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當然,他們自己也會因此從工作中獲得無窮的樂趣和收益。而那些幹一行厭一行的人則會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他們不僅得不到期望中的發展,反而最終會讓自己一無所獲。
李偉畢業後應聘到一家信息技術研究所工作,這份工作比較穩定,薪酬也不是很低。但是,在研究所呆了一年之後,李偉發現,大學同學中有的出國深造了,有的進入了外企,還有的盡管進入了民營企業,但是現在已經成為公司的主管、經理了。而自己隻能在這裏拿死工資,於是李偉毅然辭職了。
李偉離開研究所不久,就成功地加入了一家電氣企業,成為一名技術人員。經過一年多的奮鬥,李偉仍舊是一名技術員,他心有不甘,覺得自己在公司的職業生涯已經走到了盡頭,於是他做好了跳槽的準備。
李偉從電氣企業出來後,又到了一家國際旅行社。隨後不到三年的時間裏,他又換了三份工作。不過他認為這些都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又先後辭職了。
現在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幹一行怨一行的人。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人每天都在機械地工作,所以自然會對工作產生麻木和乏味的感覺。如果員工能在努力工作的同時,發自內心地去愛上自己的工作,那麼一定不會出現幹一行怨一行的情況。
既然已經幹上了一行,就必須要熱愛這一行,這樣才能幹好一行。上司、同事對你工作能力的了解,基於你的工作表現,而非你的外表或學曆;你的工作表現決定了你的職業發展和收入水平。如果你不熱愛自己的工作,那麼你注定要淪落為職場失敗者。
因此,每一個員工不論選擇何種職業都應該幹一行愛一行,積極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將工作與興趣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快樂地工作,並享受工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