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卡聽了,終於明白這小子怎麼一副傻了吧唧的表情,不禁哈哈大笑地拍了拍奧利安的肩膀,給了他一拳:“快去準備東西吧!多準備一分,戰時我們的小命就能多一分保障!”
“立刻去辦。”想到被數十萬蠻軍包圍的場景,奧利安眼神一凜立刻轉身去了。
“奧卡,又讓奧利安幹嘛去了?”這時,達利爾走了過來,神情顯得倒是頗為輕鬆:“天蠍和鐵撞木都已經就位,就等那些蠻族來嚐嚐它們的美妙滋味了,哈哈哈。”
“走,去看看。”奧卡笑著和達利爾並肩向前走去。
沿著城牆,一個個交錯開來、一高一矮用泥土堆砌發幹構築的堞牆和垛口映入眼簾,這自然也是奧卡提出的建議,原本古羅馬人是沒有建造堞牆和垛口的觀念的,通常隻是將城牆的外沿稍稍抬高,大概到腰部的位置,保護後麵站著的守軍,這種設計自然遠遠比不上堞牆和垛口的搭配。
目光掃過堞牆垛口,視線立刻就會被每一個垛口後防守位置架設好的兩種的守城器械所吸引,一種外形比較簡單,兩個木架,中間一根粗橫木搭在上麵,下麵用繩索吊有一根圓木,前端削尖包鐵,這就是鐵撞木了,屬於一種鈍擊武器,兩名士兵操作,向後擺動繩索使鐵圓木積蓄向前的勢能,然後放開,沉重的鐵圓木向前直衝,可以輕易將那些頂著盾牌擠上來的敵軍直接砸下去,這就是鐵撞木了。
而另一種器械則對於中國人來說比較陌生了,外形也比較特殊至少和它相隔萬裏在古代中國戰場上光彩奪目的同族兄弟不一樣,它是一種弩炮,名叫天蠍。和古羅馬的投石機一樣名震疆場,所有蠻族都曾為之心驚膽戰。
天蠍的誕生和其他羅馬軍人精良裝備的獨創一樣,真實反映出古羅馬人對科技的重視和他們賴以維持千年霸權的偉大智慧,古羅馬人從不吝嗇使用科技,他們不斷吸收和鑽研各種技術,然後用這些技術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不過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奧卡並沒有在羅馬軍中發現可供單兵使用的便攜式弩機,隻有類似天蠍這種半固定的城防武器,不知是因為什麼原因,這也大概就是導致羅馬人麵對帕提亞那種放風箏式弓箭流戰術無能為力的原因吧,羅馬軍團極度缺乏軍團級的遠程火力支持。
天蠍的構造相當複雜,首先主體是由一個四角基座和弩炮主體構成,連接部位為活動的萬向節設計,可以在設計時自由轉動角度進行瞄準。弩炮主體的構造前端是一個用厚木拚接成的類似木匣狀的長方形支架,弩炮的主梁在中間,兩側是兩組豎起的扭力彈簧組,每個彈簧組帶動一隻弩臂,弩臂末端連接弓弦,弓弦通常由兩束張緊的馬鬃、皮繩或動物肌腱揉搓而成,弓弦正中是容納拋射物的編製網袋。橫梁上側帶著燕尾長槽,一個帶長導軌的滑塊可以沿著長槽前後滑動,滑塊的後斷裝著一套精巧的擊發機構。可以方便的鎖定和釋放弓弦,橫梁的末端裝有絞盤,使用者可以通過扳動手柄,或者拖曳繩索使滑塊移動。當弓弦向後拉開並被擊發機構瑣定的時,武器就處在待發狀態。為了讓操作絞盤不至於太費力,在橫梁兩側設置了金屬齒條,既能讓開弓的工作不必一氣嗬成,又能調節武器的拋射力量,從而獲得需要的射程。後來金屬齒條被圓形棘輪代替,使操作更加簡單可靠。
天蠍弩炮具有很大的威力,一具性能良好的天蠍可以將一塔倫特(26公斤左右)的拋射物投射至300碼開外仍具有相當的穿透力和撞擊力度。天蠍的型號各不相同,既有發射石彈的,也有投射長矛和弩箭的,這裏的天蠍是最小巧的用於發射大約兩英尺長的弩箭,裝填十分輕鬆、100米內得益於滑塊和弩箭連動確定穩定彈道的設計甚至可以達到後一支箭將前一支箭剖成兩半的精準度。至於威力至少阿勒曼尼人圓盾的防護遠遠不夠。如果是用於發射通體鐵製長矛的天蠍型號,那威力就足以令人畏懼了,而且它本身帶有自毀裝置,一堆碎片絕不可能被缺乏科學積累的蠻族重新利用。
像天蠍這樣的利器按照定律一個軍團大概配備50—60具,戰時可以拆卸交由輜重隊的馱馬運輸,需要時再行拚裝,不過這次將是極其艱難的局麵,留守軍團都得到了大量的特別配額,奧卡的一個大隊就有10具小型天蠍,兩具大型天蠍,足夠提供相當密集的火力了。
看到士兵們正仔細檢查著天蠍的性能狀況,奧卡滿意地點了點頭,將身體探出堞牆向外望去:“嗯,壕溝、木刺、重木護牆都完成得很不錯!士兵們都辛苦了。”
“現在就等著阿勒曼尼人來送死了。”達利爾的眼中殺意旺盛。
“可不隻是阿勒曼尼人。”奧卡收回身體,淡淡地說道:“陛下的胃口可比我們的要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