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節 兩翼合圍與中央突破(2 / 2)

會戰之時,擂鼓一通,猛將在前吼上一聲,就全軍壓上,揮舞著兵器衝過去,那是什麼?那是NC,那是SB,那是送死!即便是一萬人,如果隻是亂哄哄的湧擠,哪怕衝擊一個500人組成的嚴密軍陣那結果隻有一個,碰的頭破血流!

看看史書上記載春秋戰國時,那些大型會戰怎麼打的?什麼陰謀詭計那都是在戰爭之前進行的,到了戰場上,軍陣就是一切,在古代軍隊中間的即時通訊非常困難,要想如臂指使的統帥一支軍隊的困難難以想象!一個軍團,古代名將們費盡心機讓它保持凝聚一體,怎麼可能像那些曆史劇裏那樣,動不動就是散亂衝鋒,幾萬人一旦分散開來等於從緊握的拳頭變成了一盤散沙,那簡直是自殺!別說是想擊敗敵人,能不全軍覆沒,就該燒高香了!

這就是古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區別,現代軍隊中突出小作戰單位的進攻性,強悍的基層軍官,可以指揮幾人、幾十人和幾百人的小規模軍事力量,自由作戰,士官構成整個軍團的核心戰鬥力!

而在古代,這幾乎是幻想,十夫長、百夫長之類,大多都是憑著勇力和斬首軍功充任,根本談不上對軍隊的掌控力,往往指揮官陣亡了整個單位就喪失了戰鬥力!

在古代,通常來說,如果一個人,能指揮1000人的作戰單位隨意調轉方向、時刻保持隊形,完成各種基本戰術命令,能做到勝則進敗則退,內部團結,那麼現實裏,這個人,也許就是軍團長級別的大將了!人才難尋啊!

所以,像電視劇中那樣,兩軍衝鋒,然後混戰在一起,廝殺得到處都是,那隻有在經過血戰,軍陣難以維持之後才會出現!否則,一方以軍陣對敵,一方全軍散衝,那這仗根本不用打了,隻會是一麵倒的屠殺!

距離不斷接近,終於,目測大約隻有三百米了!

嘩嘩嘩!無數盾牌錯動的響聲中,叛軍陣型首先發生了變化,位於奧卡身後的兩個輔助軍團同時加快了速度,由菱形的模塊變成了獨立的半圓陣,分列奧卡軍團的兩翼,緊跟著,中軍和後軍加快步伐進入半圓陣空心區域,於是,菱陣變成了三個齊頭並進猶如彗星墜落時前端拖住的光弧的陣型。

這時,雙方已不足200米的距離!

卡圖斯的冒險就是臨時變陣,以期攻其不備,撕碎羅馬軍團的棋盤格式排兵布陣!不過,他太小看了費加的決斷和能力。

果然,軍號聲陡然一變,羅馬人竟在行進中相距不足百米的距離開始變陣!原本的棋盤格迅速變幻,第一排的軍團合攏成半圓陣,不同的是凹麵朝外,向著叛軍的凸麵。而第二排的軍團,則分散開來各自跟上一個半圓陣,第三排軍團則向外展開,遙遙向叛軍的兩側包抄過去。

“費加這個老家夥,還真是大膽!也不怕不等他的兩翼合攏我軍就先突破了他的本陣!”看到帝國軍的陣型變動,騎在馬上的卡圖斯通過觀察哨了解得清清楚楚後,不由冷笑自語。

其實,費加這樣做,從正規的軍事上來看非常冒險,中軍變得異常單薄,左右軍團接戰後勢必陷入糾纏,而局部占據了兵力優勢的叛軍如果果斷派後軍軍團突然前插,截斷左右的聯係,費加的中軍等於成了孤軍作戰,而且是身陷重圍,直接麵對奧卡的精銳軍團和兩個輔助的軍團的包夾!當然,這樣做也有明顯的動機,那就是包抄而去的兩翼,一旦叛軍沒有及時突破,犬牙交錯的陷入對峙,兩翼的帝國軍隻需從後來個突擊,憑那些民兵軍官,決計是擋不住的,結果自然叛軍必敗無疑!

這樣的決策出於一場決戰的統帥之令,未免顯得有些急躁,帝國軍總體來說是占據了優勢的,而現在等於放棄優勢,玩起了看誰的運氣好!這顯然有些不符合一名合格將領的所為。但並未看出其中暗藏著什麼陰謀。

於是,

“立刻傳令,騎兵軍團斜線攻擊,割開敵軍右側的兩個軍團,然後敵陣後形成截擊麵,攔住敵軍的騎兵,至少堅持住一個小時的時間!做不到就讓騎兵指揮官自己割了腦袋來見我!”卡圖斯突然眼皮一垂雙眼中閃過一縷冷厲之光,斷然喝道。

“遵命,指揮官閣下!”一名哨兵立刻飛馬而去。

卡圖斯接著又將目光放到了前陣的奧卡軍團身上,臉上浮現出難以抑製的激動和期望,道:“立刻傳令給龍指揮官,讓他不惜一切代價突破敵軍主陣,以活捉敵軍主將費加為目標!我將親率其餘軍團為其後援!”

“遵命!”又是一個傳令兵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