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格拉蒂安當即邀請奧卡和馬庫斯一同前往宮殿,言罷立刻調轉馬頭,三人並轡而行,在禁衛騎軍的簇擁下,沿著羅馬城的凱撒大道向中央皇宮方向而去。
而就在格拉蒂安偕同奧卡、馬庫斯等人的背影在凱撒大道上消失不久,城門附近的人群中果真有不少神情有異的人悄悄離開了原地不約而同地朝城內貴族區的方向走去。
……
羅馬七丘之一,帕拉蒂尼丘上
正如最為人熟知的西方諺語所說的那樣:“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羅馬城的宏偉建築群、無數堪稱奇跡般的古代建築奇跡都不是一夜之間拔地而起的,而是隨著整個國家發展的腳步而作為興盛的標誌,在漫長的時間內逐一建造的,這條規律同樣適用於皇帝居住的宮殿。
事實上,在屋大維之前(其實他也隻是自領大祭司和第一公民的稱號,奧古斯都是元老院授予的,而且並不和皇帝的意義等同,當然這並不妨礙屋大維創建元首政體,行使皇帝的至高權力),包括最初的王政時代,羅馬都是沒有皇帝的,而是采取的一種氏族顯貴、公民民主以及軍事貴族並重的聯合政體,直到屋大維徹底磨滅了羅馬人心目中的民主意識和習慣。
沒有皇帝,也即意味著羅馬不需要皇宮,所以,羅馬城在很長時間內並沒有這個供世俗最高權力者的建築。
作為眾所周知的試圖建立帝製的先行者,羅馬共和國第一執政官和主要祭司的尤利烏斯?愷撒當初也隻是住在雷吉亞宮的一所不大的房子裏,根據過去的傳統,這是羅馬國家祭祀首領大司祭的住處。根據傳說,雷吉亞宮是公元前8世紀末由羅馬的第二個國王努米?蓬比利建成的,之後雷吉亞宮又被多次重建,但無論如何,這座小型的別墅都難以匹配一個強大國家的統治者。
所以,當奧古斯都執掌羅馬大權後,他第一個為之感觸的就是對他的養父尤裏烏斯?凱撒當年那種‘苦行僧’式生活,屋大維顯然無法忍受那樣的居所,但是,他的地位和權力尚未鞏固到無人可以撼動的程度,所以,他仍然沒有貿然興建皇宮,隻是為自己在羅馬修建了很多豪華的房子,他的私邸很小,奧古斯都屋大維本人的自傳裏特別提到了這一點:“皇帝住在“羅馬帕拉蒂尼的繡球花房裏;但這座房子很簡單,既不大也不豪華,——甚至連門廊都很短,隻有一些阿爾巴尼亞大理石的柱子,而房間裏卻既沒有大理石,也沒鋪地板。”
所以,真正第一個在羅馬城修建皇宮的,並不是帝國的建立者屋大維,而是他的繼任者養子提比略皇帝和卡利古拉皇帝,最初的皇宮由提比略在帕拉蒂尼丘上選擇了一處最風景秀麗的地方興建,後來,其他皇帝又對其進行了改造。
提比略修建了由許多樓房組成的宏偉宮殿群,而卡利古拉則將宮殿建築群一直修到了羅馬廣場,把宮殿的主樓同卡斯托耳-波魯克斯廟連起來,這座廟是為朱庇特的兒子們修的,他們是當時羅馬的圖騰崇拜對象。卡利古拉將卡斯托耳-波魯克斯廟變成了宮殿的前室,用以連接帕拉廷宮。
皇宮由很多宏偉的內院組成,每個內院都是不同風格建築藝術的完美闡釋,整個皇宮雕欄畫棟,極盡奢華,每個細節都彰顯著羅馬皇帝的尊貴和富有,隨處可見價值連城的物品、黃金塑像和偉大的古希臘藝人的精美圖畫,寬闊的鋪滿平整草坪、栽種著無數珍惜樹木和豢養著各種珍禽異獸的前庭裏,夾道分列站著無數猶如雕塑般的禁衛軍士兵,他們身上的盔甲和武器,看上去像是工藝品多過像殺敵的利器,每當有客人被邀請到皇宮內做客他們穿過前庭時,都首先必然會被這美輪美奐猶如仙境般的花園式布局和庭景所折服,接著,他們又會不由自主地被那些雄壯高大威武的禁衛軍所震撼。
這樣的宮殿聽起來都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力,顯然任何人都似乎應該希望擁有,然而,事實卻是,很多位羅馬皇帝寧願居住在軍營內,也不願意在這種奢華的地方終老,而毋庸置疑,大半輩子都在軍營度過的瓦倫提尼安皇帝更是如此。
自從瓦倫提尼安皇帝即位後,這座皇宮幾乎就完全是皇後的居住地,一切都掌握在皇後的手中,隨著第一任皇後,也就是格拉蒂安的生母艾蒂尤斯去世後,這裏便換了主人,也就是現在的皇後——賈斯汀娜!
而此時,在皇宮後庭的一處布滿阿爾巴尼亞大理石柱的豪華宮殿內,一襲東方絲綢披紗、渾身散發著雍容華貴和美麗動人雙重氣質的賈斯汀娜皇後,正慵懶地坐在軟凳上,聽著麵前仆人帶回的消息。
而消息的內容,正是格拉蒂安出城迎接奧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