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少女與學者團(2 / 2)

“小姐,沒什麼,隻是又出現了一個村莊。”聽到聲音的中年人順勢勒住韁繩讓馬車停了下來,回過頭朝車廂內說道。

“我們已經行駛了很長時間了嗎?”車廂內的人似乎對這麼快就又遇到村莊感到有些疑惑,畢竟北疆納入帝國統治不過才短短兩年的時間,雖然當初格拉蒂安在世就不遺餘力進行開發,甚至不惜解放日耳曼戰俘來擴充勞動力,而現在,來自羅馬的政令頒布更是讓移民大潮不斷湧入北疆這片廣袤的土地,但是要說這麼快興起的村鎮數量就能達到如此密集的程度不免還是讓人驚詫。

窸窸窣窣,忽然一陣輕微的響動傳來,隻見一直垂下的車廂簾幕被一隻纖纖素手輕挑掀起,接著那個中年男人一直稱呼“小姐”的人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從車廂內探出頭望向遠處的村莊。

那是怎樣一副姣好清麗的麵容啊,細細長長的娥眉、隱隱倒映著一汪清泉的藍色雙眸,白皙如玉的肌膚和溫潤的紅唇,絕美的五官搭配在一起美得令人找不出一絲瑕疵,再加上眉宇間透出的淡雅純潔的氣質讓出現在眼前的少女如同蒞臨人世的女神般充滿不可褻瀆的脫俗氣質。

少女用略帶好奇的目光認真看著遠處的村莊,此刻已差不多是半下午的時候,田間耕作的農民結束了一天的勞碌,三三兩兩帶著樸實滿足的笑容返回村莊,村子裏到處是戲耍玩鬧的孩童和追趕出來大聲笑罵的村婦,人聲喧鬧,就連一條條土狗似乎也忍不住加入起來奔跑跳躍間汪汪地吠著,眼前一切無不洋溢著濃鬱的田園生活氣息。

這樣的一個村莊簡直就是如同沙灘上的珍珠般散落在北疆的無數新建村莊的一個縮影,自從北疆開發的序曲掀開大幕以來,隨著大量日耳曼戰俘的融入以及原羅馬人有組織的大規模移民,尚未在本土施行的土地製度已經在北疆結下了累累碩果。

一個個以退役老兵為骨幹建立起來的村鎮迅速在原是一片蠻荒的日耳曼和高盧(後世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行省開墾出大片肥沃的良田、草場、魚塘和果林,在新的土地製度下,沒有了貴族與豪商肆意兼並的空間,每個一視同仁擁有公民權的羅馬人都可以在這裏分配到一定麵積的土地作為永久的私人財產,從奴隸、外族或是無產者成為擁有土地者的他們對新土地製度的擁護和感觀可想而知。

羅馬的一切改革都在北疆這片稚嫩的土地上順利展開,廢除奴隸製讓全是自由民的北疆的農商幾乎呈爆炸式發展,當然這也和原本的北疆是一張白紙可以任意塗抹有關。然而無論原因是什麼,毋庸置疑的是北疆正成為羅馬最具活力的土地,糧食、金錢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財富正在這片土地上源源不斷地產出,一部分流入民眾的手中而另一部分則堆滿了國庫。

而這些對現實的結論和對未來的憧憬都清晰地透過車廂內少女的眼神告訴了我們,少女的睿智和眼界都令人心生歎服,很難相信這些東西會從一個妙齡少女的眼中洞悉,當然,我們更好奇的是為什麼當看到這一切時,少女的眼中除了讚歎和欣喜之外還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驕傲。

“走吧,瑟恩叔叔,既然天快黑了,我們就在這村莊落腳吧,等明天天亮再出發。”

“我們還要往北走嗎?這都離羅馬有好幾千裏了,臨行前老爺可是特別囑咐我們不要在外麵耽擱得太久呢,小姐,你看我們這一路也看了很多了,不如明天返回吧。”

“不,我還有很多東西沒有看呢,我們隻是看了沿路的村鎮可是還沒有進過一個城市呢!我要去巴黎看看,看看那座被譽為第二羅馬的新城究竟是怎樣的。”少女重新坐回了車裏,簾幕放下,她的語氣很堅決,不過說到最後的時候忽然放低了聲音,以至於中年男人並沒有聽到少女低聲自語的剩下一句話“我要再看看,那個人,究竟將北疆變成了一個怎樣的地方……”

就在遙遠的北方,少女乘坐的馬車緩緩駛入村莊的時候,羅馬城裏奧卡正在新修建的羅馬國務院裏接見了應他之遙前來協助製定帝國公法的來自亞曆山大圖書館的學者團,而學者團的領隊正是奧卡的舊識席昂,不過即便是與這位德高望重而又學識淵博的老人握手的時候奧卡的目光也顯得有些猶疑不定,而最終當發現學者團中並沒有那個令他希冀的身影後,奧卡的眼中毫不掩飾地流露出一絲失望,而這一切都原原本本地落在始終微笑的席昂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