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節 擁抱蒼穹的孤鷹(2 / 2)

七月十二日,遠東又是一則振奮軍心的消息傳來,狄奧多西陛下親率近衛軍團及新訓練編組的10個精銳軍團趁薩珊波斯不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入亞美尼亞,助其複國,複國之後的亞美尼亞正式宣布加入羅馬聯盟,對薩珊宣戰,兩國聯軍強師南下,勢如破竹,先後擊潰近15萬波斯邊防軍,最終悍然包圍了波斯剛剛從匈奴那裏接收而來、複都不久的泰西封。

無力反擊的薩珊王朝被逼簽訂城下之盟,承認亞美尼亞主權及其加入羅馬聯盟的合法性,摒棄與匈奴人的盟約,宣布在兩國戰爭中保持中立,同時單方麵與羅馬簽訂五年合約。

至此,匈奴人在外交上的唯一支持聲音也歸於沉默,除此之外更令匈奴人魂不附體的致命消息是,狄奧多西皇帝已經下令,東羅馬將出兵援應西羅馬同胞的軍事行動,調集20個軍團分別從黑海以東及色雷斯方向同時向匈奴發動進攻!

受此不利消息的直接影響,右賢王領地內出現不穩跡象,那些原本就心思狡詐、尊奉強者為王準則的遊牧民族以為匈奴大勢已去,於是紛紛自立,將匈奴人派去的且渠殺死,整個右賢王部的匈奴統治瀕於瓦解。

一時間,風雲變色,四麵八方,一張羅織的無形巨網正朝著匈奴緩緩收緊!

決定泰西大陸未來百年霸權的命運之戰漸漸走向了終點。

七月十五日,讓匈奴人真正絕望的事情發生了,當天夜裏一支匈奴血統的小部族竟打算趁夜偷偷逃離,結果不幸被巡守的另一部族騎兵發現,兩個部族當即爆發火拚,最後小部族由於實力單薄,寡不敵眾被聞訊趕來的單於衛隊擊敗。

一個純種匈奴人血統的部族試圖逃離?這背後意味著什麼對於大匈奴來說不言而喻,樹倒猢猻散,到了這個地步,就連自己的同胞都已經失去了希望嗎?

不!因背負沉重壓力而日漸失去清醒理智的休屠絕不容許他苦苦支撐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局,他不能容忍匈奴人竟然背叛自己的國家苟且偷生!盛怒之下的休屠竟下令衛隊,將捕獲的所有俘虜當著數十萬人的麵一一殘忍磔死!(肢體分裂)

然而,希望借此殺一儆百的休屠卻沒有想到,他的舉動卻引來了眾多匈奴小部族的心下戚戚,越來越多的謠言散布王庭,越來越多部族的心正與大匈奴漸行漸遠。

休屠做錯了嗎?當然沒有錯,但是他忽略了一件事,他忽略了匈奴隻是一個建立在粗泛的血緣、氏族聯係上的鬆散聯合體而已,他既沒有一個強大而充滿凝聚力的文化,譬如華夏族,又沒有一個穩定而牢固的統一政權,諸如羅馬,本質上它隻是一個無比脆弱、無比鬆散的利益體罷了。

就像一群草原上的狼,當頭狼能夠帶領他們找到食物時,他們自然會聽命,甚至不惜為集體犧牲,然而,一旦頭狼失去了權威,或者說整個集體麵臨致命的威脅而頭狼無法帶領它們脫離困境時,結局隻會是一個,那就是這個狼群各奔東西。

對於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飯的遊牧民族來說,也許生存,永遠是排在第一要位的,如果生存都麵臨危機,他們隻會選擇拋棄一切去保存自己的血脈。

休屠已經忘記了這些,因為他、魯嘉乃至匈奴的高層,他們都已經很大程度上脫離了遊牧民族的天性,而思想、認識都已經被文明國度所同化,這是他們的悲哀,也預示著文明與野蠻碰撞中亙古不變的唯一結局。

那就是,文明終將戰勝野蠻!陽光終將撕破黑暗的天幕,將光明灑向人間。

……

最終日,

單於大帳內,一片死寂。

“我們還能集結多少兵力?”王座上,麵容枯槁、唯有眼中的猩紅之色不減的休屠用手托著額頭,聲音透著無盡的疲憊問道。

竊竊私語,良久,站在下麵的那些神色踟躕的匈奴貴族才站出一人遲疑著說道:“大單於,我們、我們大約還能集結15萬人。”

“就隻有15萬人了嗎?嗬嗬……”令帳內眾人心下一顫的近來愈發冷酷殘暴的休屠竟然沒有動怒,相反竟發出一聲輕笑,隻不知那輕笑是在諷刺,還是在自嘲。

呼!

不等眾人反應過來,王座上的休屠倏然站起,目光直直地越過眾人看向帳外,讓眾人感到疑惑的是,那目光中似乎透著一絲解脫、一絲輕鬆。

“戰吧!就讓我們這些生於草原的雄鷹之子,最後一次翱翔天空然後再墜落吧!”

休屠張開雙臂,仰起頭,緩緩閉上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