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波德默曾經有一個富有而幸福的家庭,父親賈迪·波德默是一名成功的猶太商人,艾森和弟弟也都有了自己溫柔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可是在二戰期間,瘋狂的納粹分子使這個幸福美滿的猶太家庭很快就分崩離析了。當得知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國所有的猶太人時,年邁的父親賈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討對策,最後想出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向德國的非猶太人求助,爭取在他們的幫助下逃離德國。
應該向誰求助呢?在這種時候,能夠幫助他們的人必須是對他們絕對忠誠的人,否則他們就是自尋死路。艾森·波德默和弟弟都認為,應該向銀行家金·奧尼爾求助,因為他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視為他的恩人。金·奧尼爾以前隻是一家銀行的小股東,在波德默家族的資助下他才擁有了現在的事業,而且賈迪·波德默已經和他有了幾十年的親密友誼。現在波德默家族遇到了滅頂之災,向他求助,他一定會努力營救的。
然而父親卻不讚同兒子們的提議,他認為應該向木材商拉爾夫·本內特求助,他曾經給過波德默家族非常慷慨的幫助。雖然彼此很少往來,但賈迪·波德默每逢危難時刻最先想到的仍是這位老恩人。
艾森·波德默雖然並不讚同父親的決定,但是他尊重父親的選擇,他也相信父親這樣做一定有足夠的理由。於是他約弟弟一起到拉爾夫·本內特家中求助。可是弟弟卻認為不如找金·奧尼爾更合適,最後兩個人分別去找父親的兩位朋友求助。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兄弟倆的分別竟然成了永別。
弟弟剛剛到銀行家金·奧尼爾家中不到一刻鍾,就被金·奧尼爾打電話叫來的納粹分子抓走。在弟弟被捕的幾天之後,家裏的十口老小全部被抓,之後他們全部死於納粹集中營中。而艾森·波德默在找到木材商拉爾夫·本內特之後,很快就被本內特藏到家中的地下室。由於形勢危急,本內特隻能幫助艾森·波德默和他的五個兒女逃到日本。
當二戰結束後,艾森·波德默發現父母親和其他家人的死因時,不由得感慨父親當時的明智,同時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曆為人們提出了一個全新而又深刻的忠誠理念。正如他在其回憶錄中指出的那樣:“許多人認為,要贏得他人的忠誠,最好的辦法是給其恩惠。其實,這是對人性的誤解,在現實中真正對你忠誠的,都是曾經主動給過你恩惠的人。”而他的這一觀點,正是通過自己和家人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
人用自己的一生演繹著忠誠。隻不過,不同的人會演繹出不同的版本:一些人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忠誠,可他們常常最後才發現。自己用一生去追求的忠誠實際上是一種被曲解了的人性;還有一些人在拚命表達著自己的忠誠,可是卻不知道誰能對自己更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