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住偏遠山村的男孩在上學時被老師發現視力有問題,因為這個孩子寫字的時候總是將字疊在一起寫。問孩子是怎麼回事時,孩子說他總是看不清楚本子上的行列。根據老師的經驗,這個孩子的問題絕對不是簡單的近視,於是,老師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看一看眼睛。其實早在這之前的很長時間,家裏人就發現這個男孩的眼睛有些問題,但是長期以來都沒當作一回事。聽到老師的建議後,家裏人決定帶著孩子到縣醫院去檢查一下。
縣醫院的設備十分落後,醫生通過僅有的一台觀測儀器觀察到孩子的左眼中有一個小斑點,於是將孩子的病診斷為當地常見的白內障,並且告訴家長不必著急,可以等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到大醫院去做手術。
之後,孩子的視力不斷變差。兩年以後,孩子的左眼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了,而且他的右眼看東西也十分模糊——他根本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地上學了。父母此時才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於是帶著孩子來到了離家鄉最近的一座城市。他們希望能在這座城市中找到一家醫院治療孩子的眼疾。
經過幾天的問詢和查找,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家據說在治療眼疾方麵比較權威的醫院。當醫院的醫生對孩子的眼睛進行了全麵檢查之後,他們告訴家長,這個孩子的病情已經被耽誤了很長時間,孩子左眼中的那個小斑點根本就不是什麼白內障,而是一種腫瘤,如果當初及早治療的話,這個孩子的病情就不至於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家長既為自己過去對孩子的疏忽感到懊悔,又對縣醫院當初的誤診感到痛恨,但是所有的這一切都為時已晚,他們現在能做的隻是聽從這裏醫生的安排。
醫生告訴家長,孩子必須及早做手術,這樣可以防止腫瘤繼續增長壓迫眼部神經,而且還可以徹底解決孩子眼睛麵臨的問題。在家長將手術費交齊之後,手術開始了。
在手術“成功”後的幾天,孩子的眼睛可以拆線了,在拆開繃帶的一刹那,孩子沒有看到久違的光明,他的眼前一片漆黑。當他問母親“為什麼不開燈”時,母親感到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可是事情的發展要比母親最擔心的嚴重得多。原來在做手術的過程中,一不小心,醫生的手術刀不僅完全破壞了孩子的視神經,而且還將離視神經較近的腦垂體給破壞了,而腦垂體是分泌生長激素的器官。也就是說,孩子除了今後再也看不到五彩繽紛的世界之外,他的身體還不能像正常人一樣成長——做手術那一年他9歲。從那以後,他的身體一直停留在9歲時的樣子,他再也看不到自己喜愛的課本和玩具,兒時的夥伴也始終隻能以小孩子的形象留在他的腦海當中。
一係列人的馬虎大意,使一個原本可以和同齡人一樣享有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和青春逼人的年輕歲月的孩子就這樣毀掉了一生。也許人們因為事情過於細小而不願意花費時間關注,可是當這些小事及細節被人們所忽視之後,人們就要為此付出幾倍、幾十倍乃至千萬倍的代價。任何細節上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可怕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