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以小人手段還治其身(1 / 2)

很多君子敗於小人之手,都是因為不會或不屑於使用小人手段。而小人不存在道德負擔,所以不擇手段,常常大獲全勝。這是君子要汲取的教訓。對付小人,不妨以小人手段還治其身。

徐階入閣當上大學士時,正是一代權相嚴嵩氣焰最囂張的時期。明朝實行內閣大學士製度,內閣大學士相當於以前朝代的宰相,隻不過沒有宰相的名稱而己。明朝製度規定:內閣必須同時有幾名大學士共同輔政,以防有人專權。所以嚴嵩雖然勢傾朝野,卻也不能一個人獨占內閣。

徐階也和嘉靖王朝的其他宰相們一樣,是因為善於撰寫明世宗齋醮所需要的“青詞”才得以入閣拜相,卻沒有重蹈以前那些宰相們的覆轍,既不標新立異,也不和嚴嵩發生正麵衝突,在政務上保持沉默跟隨的態度,讓嚴嵩感到沒有威脅。而在青詞的撰寫上精益求精,來迎合明世宗的歡心,偶爾也會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既不會讓嚴嵩起太大的戒心,又向明世宗表明:自己和嚴嵩並非沆瀣一氣,因為臣下結黨營私同樣是明世宗的大忌。

徐階以勤勉謹慎贏得了明世宗的信任,嚴嵩對他也很滿意。這一年世宗所居的西內萬壽宮發生大火,世宗想要重修萬壽宮,詢問嚴嵩,嚴嵩一時失察,沒有揣摩透世宗的真實意圖,感到重建宮殿缺乏木材,時間也太緊,便請世宗暫時遷到南城離宮。殊不知恰好觸中世宗的忌諱,南城離宮乃是明英宗當太上皇時所居住的。世宗心內惱火,便轉問徐階,徐階力讚世宗重修,用當年修三大殿剩餘的木材,責成工部,可計日功成。明世宗大為滿意,便讓徐階的兒子督建萬壽宮,僅用三個多月時間便重建完成。

因此一事,明世宗覺得徐階比嚴嵩更為稱職,對嚴嵩則覺得不太滿意。嚴嵩當時年已八十多歲,世宗認為他太老了,不過也還無意黜退他。

嚴嵩專權日久,宮內的宦官和方術道士們對他也嫉妒在心,觀察到世宗對嚴嵩的寵愛已逐漸傾移到徐階身上,便想趁機扳倒嚴嵩,隻是沒找到突破口。禦史鄒應龍避雨時誤入一宦官家,了解到這一情況,覺得這是扳倒嚴嵩的最好時機,不過他沒敢貿然行事,便向徐階請教。徐階告訴他,要想除去嚴嵩,不能直攻嚴嵩,因為嚴嵩作惡多端,都是巧借皇上之手做的,攻嚴嵩極易牽連到皇上,皇上自負英明,死不肯認錯,以前攻擊嚴嵩的大臣無不獲罪,誅死者連連,便是為此。所以要想攻擊嚴嵩,得從他的兒子嚴世蕃入手。

鄒應龍得到徐階麵授機宜,回去後揣摩一夜,於第二天早晨上疏彈劾嚴世蕃,指出他貪財攬賄,賄賂公行,居母喪縱酒荒淫幾大罪。嫉恨嚴嵩的宦官把這封諫章直接送到明世宗案上,明世宗看過後心有所動,恰好請道士藍道行為他扶乩降仙,藍道行己得宦官們請托,從中大做文章。

世宗心有所思,便問請來的乩仙,輔臣是否賢良。乩仙降辭說:“輔臣嚴嵩專權攬賄,實屬大奸大惡。”世宗大驚問道:“既然如此,上仙何不誅之?”乩仙說:“留待陛下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