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袁盎智建防火牆(1 / 1)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勾心鬥角——你的防火牆是什麼呢?在官場中,你如何為自己建立防火牆,以避免不明不白被火燒死呢?

漢文帝大臣袁盎正直敢言,因此得罪不少人。宦官趙談頗得文帝寵幸,經常說壞話詆毀袁盎,袁盎深以為憂。袁盎的侄子袁種亦在朝中為官,看到這種情形,便對叔父說:

“您可以找個機會當著皇上的麵,以正大光明的理由侮辱趙談,這樣做雖然會加深您和趙談間的摩擦,但從此他對皇上所說的您的壞話,皇上恐怕就不會相信了。”

袁盎接受了侄子的建議,暗中尋找適當的機會。

有一次漢文帝出巡,讓趙談同車,袁盎知道後立刻跪到車前進諫說:

“臣聽說能與天子共乘車駕者,皆天下賢才豪傑之士。如今漢朝縱使沒有人才,陛下也不能與那刀鋸之餘、受過腐刑的卑賤閹宦共乘一車呀!”

漢文帝覺得袁盎的措辭雖然過分,但立論倒是沒錯,於是笑了一笑,命令趙談下車。趙談心裏對袁盎恨透了,可是又無可奈何,隻能流著眼淚,默默無言地下車。

從此趙談對袁盎的不滿轉成深刻的憎恨,時時在漢文帝耳邊訴說袁盎的不是。然而漢文帝每聽到趙談誹謗袁盎的話,就聯想起那件趙談被趕下車、遭袁盎當眾羞辱的事,認為趙談是在挾怨報複。因此對趙談的訴說也就付之一笑,絲毫不放在心上。解讀:正直敢言是一種珍貴的人格特質,這種人也可以說是濁世中的清流,亂聲裏的清音。沒有這種人存在或是這種人無法生存立足,那麼就是紛亂墮落的開始!但可惜的是,這種人在一個環境裏的生存也相對的困難,因為他的正直敢言會和周遭人的利益產生衝突矛盾,因此常常正義還未伸張,自己就先被小人圍攻,成為犧牲品。

要正直敢言而不受傷害,必須要有堅強的靠山,也就是要有上麵的支持。但有時候靠山也不管用,因為上麵也會因讒言扭曲對你的態度。另外,有時候上麵也會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你的正直敢言反而帶給他困擾;甚至你的敢言讓他臉上掛不住,這些狀況都會造成對自己的損傷。

不過正直敢言的人的傷害多半來自於同僚的中傷,因此若要不改直言本性,就必須要有自我保護的觀念。

袁盎的做法很另類,但大有參考的價值。

袁盎為自己建立了一道防火牆!

救火員在搶救森林或草原大火時,常會在大火延燒的前方先放火把草木燒掉,當大火燒到這裏時,因已無草木可燒,火勢就會消滅。

袁盎在文帝麵前羞辱趙談,就是在放火燒草木,為自己建立一道大火燒不過來的防火牆。趙談的讒言不但使不上力,甚至也有可能讓文帝感到厭煩,燒到自己呢!

要運用袁盎的做法,必須注意兩個要點:

一、對對手的羞辱要公開,表示你的陳述是基於正義公理,若私下去講,反而會被認為有私人恩怨呢!

二、對對手的羞辱,力度要強到讓對方下不了台,如此第三者才會認為對手爾後的種種不利於你的言行,都是在挾怨報複,不但沒有正當性,也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