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規曹隨”是曆史上的佳話,也是一種管理模式的簡稱。
西漢丞相蕭何去世後,曹參繼任,他一切如舊,完全依照蕭何所製定的成規。在用人方麵,他重用一些敦厚長者,或是木訥質樸、拙於言辭的人,而將那些善於辭令,卻不切實際、徒務聲名的人都給罷黜了。而曹參自己則無所事事,日夜飲酒為樂。
看到相國荒怠國政,許多大臣都前去勸諫。曹參一見這些人來,便拿出美酒請他們同飲;見他們要勸諫了,就又不斷殷勤敬酒,一直到把這些人都灌醉為止,始終不給他們開口勸諫的機會。相府後苑的官吏們見相國不管事,也學他每天喝起酒來,在那裏唱歌喧鬧。曹參看到了不但不加以斥責,反而加入他們的酒聚,一同歌唱歡呼。
惠帝很不滿,向他提出質疑。
曹參對惠帝說:“陛下自覺比高祖如何?”
惠帝回答:“高祖賢明聖武,我哪裏比得上?”
曹參續問:“那陛下覺得臣與前相國蕭何,誰比較賢能?”
惠帝說:“我看你好像不及蕭何。”
曹參說:“陛下說得沒錯!高祖與蕭相國共定天下,法令既明,規模既立,後人僅需奉職守成,不使有失,何必有所更動呢?”
惠帝說:“我了解了,相國下去休息吧!”
從此對曹參的行為就不再過問。
漢朝承接秦末的大亂,天下剛剛安定,人民正需要休養生息,曹參這種清靜無為,以不擾民為原則的治術,正好符合了時代的需求,也讓漢帝國在穩定中求得發展,慢慢培植國力,終於在漢武帝一朝締造出燦爛輝煌的成果。
“蕭規曹隨”很多人都懂,但遺憾的是很多官員的“蕭規曹隨”是因為無能,不能判斷蕭規該不該曹隨;有些官員的“蕭規曹隨”是做給前一任的人看,換句話說,因為前一任升官了,“蕭規曹隨”是在拍他馬屁,而不是他的做法值得遵循;另外,也有些官員不管前人的做法如何,全部否定推翻,換上自己的主張,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能幹。
“蕭規曹隨”的含義是豐富的。我們還可以從曹參這位繼任者的角度來理解這個故事:作為一個傑出領導的繼任者是痛苦的,你很難超越他!所以,為官者要注意,不要跟在巨人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