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餡餅太大不敢吃(1 / 2)

陶謙見劉備一封書信,輕輕巧巧退了悍猛之敵,十分高興。他不僅為徐州重獲平安而高興,而且為自己再次托付徐州找到了一個充足的理由而高興。

慶功宴上,酒過數巡,陶謙又挑起了這個話頭:“老夫年邁,體衰力竭,兩個兒子也沒什麼出息,擔不起國家重任。劉玄德是帝室之胄,德才兼備,可以接替老夫掌領徐州。我就可以退歸養病了。”

此前,劉備在猝不及防間果斷拒絕了陶謙。當時,劉備根本沒有時間來細細思考這件事背後的價值。但隨後,劉備回過味來,才明白自己拒絕的其實是一個稱霸天下的機會。

這些年來,劉備東奔西走,一直沒能像其他豪強一樣,迅速借勢而起,擁有自己獨立的地盤。公孫瓚對他算是很不錯的了,但也隻是讓劉備成為他本人掌控之下的平原相。劉備以為自己已經錯過了這個好機會了,沒想到陶謙竟然再一次把“飛走了的鴨子”端到了自己麵前。

陶謙的理由其實挺充分的。上一次劉備可以說是無功不受祿。但這一次可大大不同了。劉備已經成功拯救了徐州,就憑這份功勞,他應該受之無愧了。

陶謙信心十足,誌在必得,那麼,這一次劉備又會如何表現呢?

劉備說:“孔文舉讓我來救援徐州,是出於大義。如果我因此占了徐州,不知道的人就會說我是大不義。”

每個人都有努力保持前後一致的內在衝動,以免被人恥笑為善於偽裝或見風使舵。劉備既然拒絕了第一次,時隔不久,就不得不拒絕第二次。否則,他第一次的拒絕就會被人理解為假意作秀,這對劉備經營自己的名聲大大不利。唯有多拒絕幾次,才可以逐次消融掉背離一致性的負麵影響。這正是中國人社會生活中屢見不鮮的場麵。

陶謙,包括已經明白了陶謙真實心意的部下糜竺、陳登等人都是這樣想的。所以,糜竺(字子仲)、陳登(字元龍)都站出來“幫助”劉備從形式上克服他的心理障礙。

糜竺說:“現在天下大亂,漢室衰微,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徐州向來殷富,戶口百萬。請玄德公千萬不要推辭!”

劉備說:“此事絕不敢當!”

陳登跟上,說:“陶府君體弱多病,不能署事,玄德公還是不要推辭了。”

劉備卻說:“袁公路出身豪門,名望很高,又駐在附近,為什麼不讓他來掌領徐州呢?”

陳登說:“袁術驕奢無度,根本不是有為之人,怎麼能把徐州交給他呢?”

孔融在旁,聽到劉備提到了袁術,觸動了敏感神經,說:“袁公路不過是塚中枯骨,哪裏是憂國憂民的人?玄德,你不要管他了。今天之事,是上天給你的大好機會,錯過了就後悔莫及了!”

當初,“仁”、“義”這兩條道德之繩就是孔融綁在劉備身上的。解繩還須係繩人,現在孔融已經發話了,劉備的“秀”也該結束了吧?

但劉備還是堅定地予以拒絕。劉備的拒絕,連旁邊的兩位兄弟關羽張飛也看不下去了。

關羽張飛並不是隻有幾斤蠻力的傻子。他們從來沒有忘記,三兄弟多年來一直憧憬著逐鹿天下,但卻苦於沒有立身之基,如果大哥劉備今日得了徐州,豈不是天賜良機嗎?

關羽決定“幫”一下大哥。

關羽非常聰明,知道劉備非常注重名聲與麵子,說:“大哥,既然徐府君真心盛情,您不如暫領州事!”

關羽的《左傳》還真不是白看的。他的意思是讓劉備當“臨時工”,暫且替陶謙掌管一下徐州。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暫”字。這可謂是一“暫”值千金,深得中國幾千年政治謀略之絕頂奧妙!

這個“暫”字的妙處就好在進退自如,既可以立得權力之實,又可以抵禦口舌之非。而一旦上了手,大權在握,臨時工要自我轉正還不是分分秒秒的事兒?

劉備聽了,內心一動,旁邊幾人也正要為關羽的急智喝彩,卻聽張飛緊跟著來了一句:“又不是強奪他的州郡!來來來,把徐州的牌印交給我,不由我大哥不肯!”

張飛的這句話實屬畫蛇添足,正如當日劉備緊趕著去幫關張大戰呂布一樣,幫了倒忙。張飛外形粗豪,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這樣的人有勇無謀,不會耍花花腸子,說出來的都是大實話。正因如此,他的這句話破壞力極大,仿佛劉備心裏早已是千肯萬肯,隻是迫於麵子才一拒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