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在經濟學領域隻是一隻雛鳥,雖然偶爾撲騰了一下翅膀,弄出來了一個引起上層關注的研究報告,但這跟他的學識水平沒有太大關係。他隻是采取逆推的方法,在已經知道結果的情況下,反向推導出了一個能站得住腳的演變過程。
這就好比學生在刷題複習迎考的時候,被一道難題攔住,便翻看了最後麵的參考答案,然後得到了啟發,再通過這個答案逆推出了整個解題的過程。
與鄭國綸和曾憲偉這樣的專家學者相比,楊烈的理論功底和學識積累差的還遠,他所能拿得出手的,恐怕也就是可以預見未來的那份眼光。
不過,就是這份與眾不同的眼光,也足以讓鄭國綸和曾憲偉兩個大專家親自從首都來到申城,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與楊烈進行交談和印證。
而交談的結果也是明顯的,他們決定帶著楊烈去港島。田中祺作為財大的代表,這次也跟調研組同行。楊烈對此自然是求之不得,能跟這些學界大佬有一周以上的時間近距離接觸和麵對麵交流,這可是拿錢也買不到好機會。
不過,為了不引起港島內部和境外某些有心人的關注,這個調研組沒有使用任何官方背景,隻是以某二流大學的學術訪問為幌子,非常低調的前往港島。
出於職業敏感,楊烈強烈建議鄭國綸抵達港島之後,不要出現在任何公開的接待酒會和公眾場合,而需要拋頭露麵的事情,則由田中祺出馬,就連曾憲偉都不要輕易的出現。兩位背景深厚的專家采納了楊烈的建議,甚至有意跟楊烈師徒分乘三個航班,分批次抵達了港島。
按照計劃,田中祺和楊烈下榻在港島城市大學旁邊的一家普通酒店。
因為沒有官方背景,所以這住宿費用自然也得私人掏腰包,田中祺本來是想自己先把錢墊上,然後回去找那兩位報銷,結果楊烈說來到港島就不需要操心食宿花銷,熱情富裕的港島市民會做好各種接待。
田中祺就問楊烈想搞什麼鬼,楊烈說既然是來調研的,那重點就在股市和樓市,教授您的工資不高,估計是買不起港島的房子,不如買點港股,這樣才能對港島的股市有更加直接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田中祺就說調研組充其量也就是在港島呆上一個星期,他口袋裏麵那四萬塊港幣還能在股市裏麵玩出什麼花來不成?楊烈說你把錢交給我,別的就不用操心了,食宿出行的費用,就由他先墊著。等離開的時候,多退少補,就從四萬塊炒股所得之中拿出來頂賬。田中祺雖然不是富豪,但對錢財倒也看得挺開,他好奇楊烈究竟會怎麼玩,於是就真的把四萬塊港幣交給了楊烈。
楊烈這次來港島,並沒有打算進行任何投資或者投機行為,雖然他知道現在這個階段正是熱錢開始湧入,人為放大泡沫的階段,但他可不想成為國際熱錢的幫凶,所以才將資金都投到了太平洋的另一邊去。
不過,田老師的這四萬塊港幣,隻是楊烈忽然興起拿來練手的一點小籌碼,不管一周後是賠是賺,楊烈都不會讓老師吃虧就是了。楊烈隻是想體驗操作一下港島股市,為下一步提建議多積累一些素材和經驗。
在酒店裏安頓好以後,楊烈輕車熟路的來到港島證券交易大廳,四處轉悠了一圈,然後鎖定了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