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對於“哥哥”跳樓的原因,眾說紛紜。
時隔多年之後,有一位著名導演曾透露,張國容是因為要當導演卻籌集不到投資,一時想不開才走上絕路的。
不管這是不是主因,但肯定有很大關係。
像張國容這樣的當紅藝人,生活中肯定有很多的壓力,加之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的要求過於苛刻,當最大的心願也就是當導演的夢想受到挫折時,再加上嚴重的抑鬱症,種種原因堆積起來,就造成了演藝圈的又一出悲劇。
假如,張國容能成功躲過港島馬上就要麵臨的超級金融地震,如果有人幫他將手中的房產和股票及時出售,然後再變成更大的收益,那麼幾年之後他是不是就不用為拉不到投資而苦惱了?
畢竟,有了錢,就是大爺,自己當投資方和製片人,自己當導演,自己想用那個演員就用那個演員,自己想怎麼改劇本就怎麼改劇本,這種感覺想一想都覺得爽吧?
一個對生活感到“爽”的人,會被抑鬱症困擾嗎?答案是否定的。抑鬱症的最終結果就是覺得生無可戀,所以患者選擇了自殺,而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又怎麼可能覺得生無可戀呢?
假如,把張國容的視線和事業引向內地,讓他將多餘的精力投入到國內那些極端落後的貧困地區,幫著他去做更多有意義的慈善事業,這樣是否會讓哥哥覺得生命的美好和珍貴呢?
這樣的假設,換成另外一個人,肯定屬於異想天開,但對於楊烈這樣一個怪胎而言,似乎並非難事?
楊烈在心念電轉之間,就想到了如何助張國容走出人生困境。
“請問是張國容先生嗎?”楊烈說的是標準的普通話。
張國容的普通話不錯,他對於被人認出來並不覺得吃驚,畢竟像他這樣的巨星,走到哪裏都如同眾星捧月一般,他隻是意外在山頂偶遇的這個年輕人,似乎不是港台的影星歌迷。
“我是張國容,你是從大陸來的嗎?”
“是的,我從申城過來,已經在港島呆了一個星期。”
“像你這麼晚還跑到太平山上吹風的內地遊客,我還是第一次遇見。”
“如果我說是在這裏等候你的,你會不會覺得意外?”楊烈語氣輕鬆的說。
張國容搖搖頭,很肯定的說:“不可能的,我今天來太平山,是臨時意動,誰也不知道。”
“既然你不覺得我是特意埋伏在這裏準備采訪或者偷拍的‘狗仔’,那麼是不是可以認為我們之間的這次偶遇,其實也是一種緣分?”
“算是吧。畢竟深更半夜能夠不約而同的來這裏一起吹風,也很難得呢。”
“張先生,我也算是你的影迷,既然有緣今夜在這裏相遇,我有些話想對你說,希望你聽過之後,不要覺得突兀或者吃驚,更不要對別人講起,可以嗎?”楊烈的語氣很誠懇,讓人聽著不會產生反感。
“好的,你請說。”張國容沒有拒絕傾聽一位影迷的心裏話。
“張先生是不是一直有個導演夢?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這樣的夢想變得越來越熾熱,越來越急切?”楊烈開門見山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