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帶你探索神奇密境》一書,詳細介紹了地球上最具玄幻和最具神迷氛圍的地域。包含有:瑰麗的山體、雄偉的山峰、深不可測的海溝、寬廣的湖泊、氣勢恢弘的大潮、世界上最炎熱最荒蕪的沙漠等內容,再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功的技藝,是你探索神奇密境的一盞神燈!
遍布世界各地的峽穀、洞穴、溝壑、泉井,就像是地球的疤痕,無論大小,都有它們自己獨具特色的故事。這些神秘的傷疤故事,毫無疑問都有助於我們對人類這個賴以生存的神秘地球的了解。
神秘的東非大裂穀
東非大裂穀由南麵的敘利亞到北麵的莫桑比克,穿過20個國家,全長6750公裏,差不多相當於地球圓周的五分之一。通過東非到裂穀我們可以看出,地球的兩片地殼板塊(阿拉伯半島和東非在其中的一塊板塊上,非洲大陸的剩餘部分在另一塊板塊上)在地下分開時,會發生的情況是:沿東非大裂穀的軸線做持續的地殼運動,這使得湖泊河流變得廣闊,並使裂穀加深。而且終有一天海水會湧入,把東非洲和整個非洲大陸分開。
由於在東非大裂穀中,不僅有高原、崇山,而且在埃塞俄比亞南部更分成兩支,直到烏幹達和坦桑尼亞邊界的維多利亞湖地區才重合起來。所以東非大裂穀嚴格的來說,其實並不是穀。另外,裂穀的走勢也被沿著裂穀的湖海丘壑清楚地顯示出來。
東非大裂穀在它的開始地敘利亞,形成了約旦河穀與死海。其中死海的海麵比海平麵低了四百公尺,是地球上各大洲的最低點。死海由於有了這個深度,使得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盆地一般,水隻能流入而不能流走,但是這個地區的氣溫很高,使得水分蒸發比較迅速,所以這個地區的任何湖泊之類的大麵積水體都會變得很鹹。死海的含鹽量約為百分之三十,是海水的十倍,遊泳的人可以輕易的漂浮在水麵上。海水在距離東非大裂穀起點約八百公裏處侵入,這道裂穀沿著亞喀巴和紅海伸延,直到埃塞俄比亞寬闊的扇形達納基勒窪地才轉入非洲大陸。鹹度與死海相若的鹽水就曾把這片5000平方公裏的平原淹沒過,甚至有些部分在海平麵155公尺以下。但所有的水被蒸發之後,在土地上留下了一層岩鹽,有些地方留下的鹽的厚度可以達到5公裏。
馬拉威湖、,坦噶尼喀湖和維多利亞湖等東非大淡水湖,在沿東非大裂穀形成的湖泊中,是觀察動物進化的理想地方。這幾個湖泊四周別幹旱的荒漠阻隔,這正如與世隔絕的澳洲大陸一樣,澳洲大陸由於其獨特的地理而形成了許多獨有的動物,而這裏的湖水中也生活了數百種其他地方所沒有的魚。在這些大淡水湖中,維多利亞湖的水深為一百公尺,是三個湖中最淺的一個,它也是形成最晚的,隻有不到75萬年的曆史。維多利亞湖形成的時候,四麵的土地隆起,數條河流的河道被截斷,結果河道加寬加深,並成為小湖,湖中有的魚,隨著環境的變化而進化成新的物種。維多利亞湖本身也經曆了變遷,在其泛濫的時候,會把原來與外界隔絕的水體中的生物接收過來,在幹旱期間,湖中的生物又會回複與世隔絕的生活。然而馬拉威湖和坦噶尼喀湖,它們形成的時間都超過二百萬年,並且狹窄、比較深,這裏的新生物種是由於地理隔絕而適應新環境後進化而形成的。
形成裂穀的地方,密度和溫度的差別使得熔岩出現在地殼的表麵,這些地方都在地殼的“熱點”上,沿著裂穀的軸線,可以常見道火山活動,既然東非有數座大火山都不會幹涸,所以全年的水分也不會匱乏,有充足的水草供食草動物食用。然而,生活在塞倫蓋蒂平原的幾百萬頭動物,在幹旱季節時候就不得不遷徙到要有水草的地方。
奧杜瓦伊峽夾在兩個野生動物天堂之間,它其實是一個峽中之峽,有十五公裏長,一百公尺深。數百萬年以前,當時塞倫蓋蒂高原的湖泊河流流下來的泥沙堆積在山穀裏,而火山活動又在層層沙礫上。非洲大陸的最高峰乞力馬紮羅山(位於肯尼亞與坦桑尼亞間的邊界)與肯亞山就在裂穀的軸線上。第三大的火山是坦桑尼亞北部的恩戈羅恩戈羅,但是現在已經坍塌,而其坍塌的火山口成為非洲最佳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大裂穀西麵的塞倫蓋蒂平原可溶下比思戈羅恩戈多一百倍的動物,但火山口內有一個天然的灌溉係統,鋪上熔岩、火山渣和火山灰。最後使得地形發生了變化,一條新的河流用它奔騰的流水衝開了一道峽穀,其狹壁上不但顯露小湖各層天然礦物,也露出了化石和古人的製品。英國考古及人類學家李基夫婦和其子李察在奧杜瓦伊的發現,加深了對人類進化的認識。李基發現了第一個屬於一種叫南方古猿的類人生物骨頭,頭骨幾近完整。
西麵的塞倫蓋蒂平原可容下比思戈羅恩戈羅多一百倍的動物,但火山日內有一個天然灌溉係統,鋪上熔岩、火山灰和火山。最後地形發生變化,一條新河的奔騰流水衝開了一道峽穀,峽壁不但顯露出各層天然礦物,也露出了化石和古人的製品。這種人科動物的腦容量較小,隻有現代人的三分之一,但從後腦形狀可看出是以兩足直立行走的,而不像人猿般以四肢行走。在奧杜瓦伊共發掘出五十多個人科動物頭骨,在北麵埃塞俄比亞又找到其他人科動物頭骨,而且年代更久遠,證明非洲的這一地區是人類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