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向著遙遠的征程跋涉(1 / 3)

茅盾在北京讀書三年,美好的讀書生活很快就要畫上句號了。在這結尾的時刻,他多想繼續讀書,可是經費問題在困惑著他,食宿、購書、雜費……他在北京花光了母親分給他的積蓄。沒有資金,已使他失去了繼續讀書的希望。不能再依靠母親生活,茅盾該獨立創業了,他把目標瞄向了遠方。

從北京大學預科班畢業做什麼,茅盾有些茫然了。這是1916年7月流火的日子,茅盾滿載著心中的鴻鵠誌向離開了北京,離開了他所生活過的北大校園。

很幸運,茅盾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單位。經母親托人介紹,茅盾將要去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了。8月伊始,滿麵紅光的茅盾帶著一封介紹信獨自去上海,去那個引人注目的商務印書館報到。初次走進這個顯赫有名的大門,茅盾因為尋找總經理張元濟的辦公室,樓上樓下已遭了許多白眼。人們打量他的衣著,怎麼看都不像是與總經理有關係的人,所以沒人認真回答他。可因他手中帶的是北京分館孫伯恒的介紹信,一到總經理辦公室,就享受到了十分優厚的待遇。張總經理早已等候他的光臨,盡管不知道他的學識如何。由於是北京分館孫伯恒介紹並早已寄過信來,對於這位半土半洋的後生,張元濟十分客氣,和他交談了許久許久,大約是想試探茅盾的特長。交談中,總經理的話走上了正題。他很客氣地問道:“你都讀過哪些英文和中文書籍?”茅盾做了回答,還把他自學英語和曾經閱讀過的古書書名介紹給張總經理。聽了茅盾的自述,張元濟突然從坐椅上站起來,十分興奮地說:“好,好,我們就需要這樣的人才,現在編譯所的英文部正缺人呢,讓你進英文部如何?”此時,茅盾並沒有想過自己該做點什麼,隻是想尋找自己能做的事情,有了工作,不必由母親負擔生活,再利用工作之餘讀書,這是他當時心中的意願。因此,他很爽快地答道:“可以,我願意做這份工作。”茅盾的路,創業的路,文學的路就是從這裏開始延伸了,他要把這條路延伸到很遠很遠,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去奮力跋涉,直到走向遠方。

編譯所在上海閘北的寶山路。總經理用自己的豪華汽車派人把茅盾送到編譯所英文部,會見了英文部長鄺富灼先生。茅盾的工作很快就安排好了,在新設的“英文函授學校”承擔修改學生課卷的任務。第二天,他進入了工作角色。第一次接觸工作感到十分輕鬆,隻改了四五份卷子就完成任務了。這使茅盾感到很不自然,他覺得任務量太低,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便自己努力去尋找工作項目。英文部的辦事員胡雄才是湖州人,茅盾很快就和他攀上了老鄉。第一天接觸,他們相處得很熱乎。這一天,這位直爽的老鄉向他講了許多實情。胡雄才首先盤問他:“你與總經理是不是親屬?一定是很近的了。”“如果不是總經理的親屬,怎麼能坐上總經理的專用車?”胡雄才接連不斷提出了一串問題,還不等茅盾回答他提出的問題,這位老鄉又很直爽地告訴茅盾:“編譯所中很多人隻掙工資不工作,有的人常年都編不出一本書來。這些人都有特別的後台,有特殊的社會背景……”這些話使初次步入社會的茅盾感慨萬端,他沉思,他苦想,母親托人把他介紹到這裏工作,就是不想把她的兒子送到官場,而是希望她的兒子盡量接觸學問,盡量施展自己的才能。真是意想不到,這個大名鼎鼎的“知識之府”也有變相的官場。初次接觸胡雄才,也使他大開眼界。傍晚,他在總經理為自己安排的宿舍裏前思後想,決定繼續奮發圖強。夜裏,他又為自己安排了人生的計劃,那就是為自己要走的路設下一個路標。他要跋涉,向著這個路標去做不懈的努力。

茅盾的宿舍隻有兩個人,另一個夥伴叫謝冠生。謝冠生也使他大開眼界。第一天就寢時,茅盾很久才入睡。謝冠生發現茅盾在忙著,就靜靜地等著他,想和他嘮嘮商務印書館的情況。原來,編譯所的國文部專門編輯小學和中學的教科書,這裏的編輯人員是清一色的常州幫,他們中絕大部分人來自於常州。理化部是清一色的紹興人,他們中絕大部分人來自紹興。隻有編《人名大辭典》、《地名大辭典》的是因為需要學問量才使用的,但薪水都很低。剛剛接觸的兩位朋友,喋喋不休地向茅盾說了許多坦誠話,這使茅盾又認識了許多紛繁複雜的事物。尤其是同宿舍的謝冠生,和茅盾交談起來沒完沒了,把整個部門的情況交代得淋漓盡致。茅盾把這些話一一記在心裏,臨睡前,他隻和謝冠生說出一句話:“咱不管他們是什麼幫。隻管盡心盡力學習和工作,隻管完成自己的事業。”

茅盾在英文部工作一個月後,因為一件事,小荷葉就露了尖。有一天夜晚,他和謝冠生剛剛回到宿舍,茅盾突然在謝冠生的書桌上看到了當時正在發行的《辭源》,真是如獲至寶。他夜不能寐,一鼓作氣讀了一個通宵。他很喜歡這本書,每句話每個字都認真理解、斟酌。突然,他又在書中發現了不足,他開始琢磨出現這些不足的原因,他真想改進這些不足的地方,但他沒有理由幹預這本書的內容。不知不覺,他提起筆為編譯所經理張菊生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以真誠的語言讚揚了商務印書館的出版事業,讚揚了《辭源》在社會上的價值。緊接著,他列舉了《辭源》條目引出處的不足,提出引書隻注書名,不注篇名,對於後來的學者很不方便,也是很不科學的……時間進入午夜,茅盾朦朦朧朧寫完了信,朦朦朧朧進入夢鄉,第二天上午,他又朦朦朧朧把這封信轉交給總經理。他寫這封信並沒有什麼用意,隻是希望這部書名副其實,成為真正的有真實價值的百科全書。也許因為剛剛閱讀這本書,就迸發出一種難以抑製的感想,一時衝動一時興奮才寫出來的,也是一時衝動轉交給總經理的。對於這封信來說,茅盾寫得很草很草,根本沒有注意文中的詞字,也沒有注意顯示自己的水平。他怎麼也沒想到,在把這封信轉走的當天晚上,也是在他剛剛要入睡的時候,謝冠生帶著一種神秘的表情,悄悄地趴在他的床邊,又悄悄地對他說:“你的那封信,總經理批交辭典部,並請編譯所所長高夢旦核辦了,好了不起呀。”一封很平常的信,居然引起上層領導這樣重視,是喜是憂,茅盾不知道。他真後悔,後悔自己不該草草寫出去。第二天上午,高夢旦所長找他談話,開門見山地說:“你的信很好,總經理同我們商量過,讓你在英文部工作大材小用了,準備讓你與孫毓修老先生共同譯書如何?”茅盾聽了,心裏又像打開一扇門窗。此時,他並不認識孫毓修,但他在兒時就認認真真地讀過孫老先生翻譯的童話《無貓國》等書。那個時候,他曾經敬佩過這位先生,但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和這位老先生麵對麵工作,是一種難得的幸福。他希望與這樣德才兼備的人在一起合作,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點知識。為這他的內心十分高興,非常痛快地回答說:“能和孫老先生在一起共事,是我所盼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