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像機中包括幾大部分:信號處理部分,伺服部分,係統控製部分,電源供電部分。其中係統控製部分很重要,它的組成包括中央微處理機,控製整個錄像機機械部分和電路部分按一定程序先後工作,例如,記錄、放像、倒帶、靜像、暫停等許多工作模式的進行,主導電機、鼓電機、加載電機、帶艙電機的轉動控製。
為保證錄像機在遇到意外事故和傷害時,錄像機能自動保護,以免發生損壞機械及電路組件。因此,幾乎所有的錄像機都采用了許多保護電路和裝置。
下麵介紹幾種錄像機常用的保護電路和裝置。
第一節 潮濕報警裝置
當錄像機在濕度過大的地方使用,或從寒冷的室外突然放到室內使用都會使錄像機內部機械部件上產生結露現象。如果磁鼓上結露嚴重,就會使放像或記錄過程中的磁帶損壞,更嚴重的還會損壞視頻磁頭。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發生,錄像機采用了一種潮濕傳感器保護電路。當錄像機內部產生結露現象,潮濕傳感器將給中央處理機一個報警信號,立即發出停機指令使磁帶下載,並切斷部分電源供電。但仍使磁鼓轉動,目的是使旋轉的磁鼓加快風幹結露。同時在全磁鼓組件,包括上磁鼓,下磁鼓上有一個加熱器,它是電源電路上的一個大功率晶體管,全磁鼓組件的金屬部分做它的散熱裝置,同時,它又作全磁鼓組件的加熱器。
潮濕傳感器是用一種特殊材料製成,它相當於一個阻值隨濕度變化的電阻。當濕度增加,阻值增加,當濕度減小。
在正常濕度下,比較器的負端電壓高於正端電壓,比較器輸出晃低電平。當濕度增加時,根據潮濕傳感器的材料特性,潮濕傳感器的阻值增加;由於潮濕傳感器電阻,與電膽的分壓比改變,比較器的正端電壓升高。正端電壓高於負端電壓,比較器的輸出電壓翻轉,由低電平變成高電平。這個高電平通知中央處理機錄像機內部濕度超出正常範圍。這時中央處理機按指令程序,使錄像機進入停機狀態,並切斷部分供電電源,保護錄像機,同時在顯示器潮濕符號“3”字。這時錄像機處於不執行任何工作的狀態,但仍維持中央處理機供電和加熱器供電。由於加熱器的加熱,在一定時間後結露逐漸消去,潮濕傳感器阻值下降,比較器輸出又恢複低電平。這時中央處理機自動解除潮濕保護狀態,就可以重新使用錄像機。
第二節 磁帶終端、始端保護電路
這個電路是由一個帶盒燈,和分別安裝在錄像機供帶輪一邊和卷帶輪一邊的一個光敏三極管組成,安裝在供帶輪一邊的光敏三極管叫供帶傳感器或終端傳感器。安裝在卷帶輪一邊光敏三極管叫卷帶傳感器或始端傳感器。失裝在磁帶盒中央的盒燈是一個光源。老式錄像機的盒燈是普通的白熾燈,所以作為終端、始端傳感器的光敏三極管也是按可見光譜接收的,這種光敏傳感器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受到外界自然光或白熾燈的幹擾,以至使錄像機產生誤動作,所以新式的錄像機的盒燈都采用紅外發光二極管,光敏三極管也改成隻能接收紅外波長範圍的光,因而避免了外界可見光的幹擾。
一、磁帶終端、始端保護電路的工作原理
在放像、或記錄模式中,當磁帶到頭時,供帶輪一邊已無帶可供,而卷蒔輪依然轉動,這樣就會給磁帶一個很大的拉力,造成磁帶變形,使磁帶上磁信號變形,從而影響放像時圖像的質量。
特別是在到帶或快進過程中,卷帶的速度是正常放像的速度的九倍,一旦磁帶到頭而不能及時停機,就會造成磁帶拉傷,更嚴重的是甚至可以將磁帶拉斷。為了避免上述現象發生,所有的錄像機都采用了磁帶始端、終端保護電路。
磁帶設計時,在磁帶的兩端都接有一段白色透明帶,使盒燈的光線能穿過這段磁帶,照射在光敏三極管的接收麵上。
當錄像機處於放像、記錄或決進的方式中,磁帶快到尾端時,進入透明帶部分,這時紅外發光三極管發出的紅外光穿過透明,照射在終端傳感器上,光敏三極管導通;光敏三極管集電上的高電位變成低電位,這個信號送到中央微處理機收到這個輸入信號,便按程序安排,使錄像機進入停機狀態。
同樣錄像機在倒帶方式中,當磁帶快到頭進入透明帶時,紅外光照射始端在傳感錐上始端傳感器輸出一個低電位給中央微機處理口,使錄像機進入停機狀態。通常在正常放像、記錄、倒帶、快進過程中,有時磁帶未到頭,尾端就自動序泛,這是由於磁帶麵部上的磁粉脫落,使紅外光穿過透明的照時在傳感器上,造成錄像機誤動作。但這不屬於錄像機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