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寧為老處女 不當俗人妻(1 / 1)

題目這句話是中國最早辦報的一位女編輯所言,時在清末。這位女編輯才氣橫溢,和秋瑾有過一段交往。一次她們同寢,夜半秋瑾豪氣縱橫地講述排滿主張。天亮時,先醒的秋瑾在床邊伸出未纏的天足,把這位女報人嚇得不敢出氣,以為進來了男人。彼時的閨中黃花,無幾人見過女人的大腳。就連阿Q這樣卑賤的男人,在暢想革命後的婚戀問題時,也嫌惡“吳媽腳太大”。當然秋瑾是嘯傲江湖的革命黨,比吳媽自高一格。

這位女編輯和當時的聞人英千裏亦有過傳說中的羅曼史,但她終於沒有嫁人。晚年信佛,高齡而逝,骨灰入甕沉入香港附近的海裏。

對多數男人來說,“寧為老處女,不當俗人妻”這言論令人感受到一種威脅。人要免俗是很不容易的。宋朝的詩人林和靖隱跡山林,清高到了不和女人來往的程度,伴著梅妻鶴子與詩書琴棋涉度一生。那麼,忌俗的女人也無緣尋找這樣的高人為夫了。元代大畫家倪瓚(雲林),在俗人走了之後,必洗手揩麵。這種雅,也讓當妻子的不好將就。

俗,大約隻是一種大眾化,是多數人熙來攘去為名利奔波的生態與心態方式。為俗人做妻子是一種什麼滋味,不好說。但許多有見解的女性,對庸俗男人決不苟同。

男人(包括清高的男人)若娶了一個俗女人大都能忍受得了。雖然不滿意,但也不算什麼犧牲,並無“寧為老處女”的決絕。

男女在這方麵很有些不同。男人由於妻子太俗而離婚的並不多,而多在找到了更年輕更漂亮的女人之後,才和原配分手。倘若“將縑來比素”,哪個更俗,就無人知曉了。

男人在女人的俗之外,尚能發現樂趣。而女人若拒絕了男人的俗,也將拒絕他的一切。這顯示,男女在婚姻以及性愛當中所取的目的並不一致。

因此當老處女的權利,是女人不受指責的一種天賦的權利。台灣某單身女作家在其傳誦一時的文章中,以標題傳達了這樣的意思:《單身是不必說抱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