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記每月盤點2015年3月
調查與排行
3月優異策劃
☆“向德國學創新”專題,澎湃新聞,3月14日起
簡介:2015年是“中德創新合作年”,在這一背景下,澎湃新聞聯合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推出這個專題,探討不同的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與德國創新能力的關聯,分析其對德國創新能力的影響。這一專題由《從經濟秩序看德國持久創新力》《工業4.0:知識產權與信息化再碰撞》《中國製造2025學什麼》《汽車業:不被短期利益迷惑》《家族企業與創新能力之關聯》《高校與企業的五種合作》《職業教育對創新的促進機製》《科研,不隻是砸錢》《持久繁榮源自健全人格法》《三次抉擇:路德、俾斯麥、社會市場經濟》等十部分內容構成,全麵解讀了德國創新的體製機製等方方麵麵的問題。
點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但如何構建有利於創新的體製機製,是我們麵臨的一大難題。這一專題以創新為切入點,從多個角度和層麵探討了德國社會市場經濟對創新活力的影響、德國經驗對中國的借鑒意義、德國的數據信息保護製度及信息財產權、德國創新體係的構成及特征、以“雙元製”為主體的德國職業教育對創新的積極作用、人格與創新的關係等問題,並以著名家族企業費斯托(FESTO)公司為例分析了家族企業對德國國家創新能力的貢獻,內容豐富全麵,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備選策劃:
☆“小笙兩會漫遊記”係列報道,中國之聲,3月5日起
☆《不一樣的習近平》,騰訊新聞百科,3月4日
☆《官商關係邏輯困境》,《人民論壇》3月上,3月9日
☆《2015,反腐再加力》,《中國經濟周刊》,3月13日
☆“3·15”晚會,中央電視台,3月15日
3月優異報道
☆《送給父母的禮物——中國老年用品業抽樣報告》/萬宏蕾 劉武 姬小梅 齊嶽峰 陳融雪 劉武 葛江濤 黃揚,《瞭望東方周刊》,2015年第11期,3月19日
簡介:我國正在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但社會各層麵對此重視不夠,甚至不願正視這一現實問題。《瞭望東方周刊》成立老年用品調研小組,抽樣采訪了20多種老年用品及其生產企業,力圖描述當前中國老年用品市場的整體現狀,並探究解決之道。此次抽樣采訪對象涵蓋交通、康複保健、生活輔助、家電等主要的老年用品領域,並介紹了10種代表性用品及其企業故事。這一組報道有:《老年用品的營銷秘密》《老年用品市場關鍵詞》《“雲”上的附加值》《中國人的血壓自測革命》《一根手杖的賣點》《鬆鼠相框背後的信息平台》《豐田福祉車的中國期望》《輪椅上的春天》《安全洗澡》《一個扶手,讓老人不再恐懼》《成人紙尿褲的江湖》《360度旋轉勺子解決的大問題》,關注到了人們容易疏忽的一些與老年生活有關的問題。
點評:這一組報道不僅提出問題,還注意探討問題的解決之道,關注老年用品業的發展,介紹了不少新興的智能老年用品,如“金魔杖”、“鬆鼠相框”、安全座浴器、360度旋轉勺子等,讓人大開眼界。在春節剛過的時間點上推出這一專題,時機選擇也較為及時,能促使更多人思考老年生活問題。
備選報道:
☆《“機器人能幹,就讓它幹!”》/李雪娜 王歆慈 張伯玲,《新世紀》,2015年第8期,3月2日
☆《養老金20年貶值近千億 改革“等到花都謝了”》/侯雪靜 徐博 趙葉蘋,新華網,3月4日
☆《三線地區未來在哪裏?“‘一帶一路’是機遇”》,《東方早報》,3月5日
☆《我國APP產業亟待規範》/周鈺哲,《中國經濟時報》,3月5日
☆“我陪農民找工作”係列報道,《農村大眾》,3月9日起
☆《讓城鎮化“綠”起來》/李紹飛,《瞭望》,2015年第8期,3月11日
☆《消失的右腎》,央視《新聞調查》,3月15日
☆《國家數據飄在“雲”上 阿裏健康危及國家安全?》/郭絲露,《南方周末》,3月19日
3月優異評論
☆《“最執著委員”的執著要用改革來應答》/王聃,《新華每日電訊》,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