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紐約時報》何以跌入152年報史低穀(1 / 2)

《紐約時報》何以跌入152年報史低穀

新聞與法

作者:展江

享有世界聲譽的百年老報《紐約時報》素來以高質量的新聞著稱,而它在2003年5月自曝被一位炮製假新聞的年輕記者蒙騙了近一年之久。27歲的黑人青年傑森·布萊爾(Jayson Blair)是記者新星,但他杜撰或剽竊了至少36則全國性新聞報道的部分內容。其中包括2002年10月華盛頓係列槍擊案和伊拉克戰爭傷亡報道。上一年為該報奪得創紀錄的七項普利策獎的執行主編豪厄爾·雷恩斯和原本有望成為該報第一位黑人執行主編的編輯主任傑拉德·博伊德相繼引咎辭職。《紐約時報》編輯部承認:布萊爾的造假行為使報紙陷入了“152年報史的低穀”。

“燒掉我主人的房子”

布萊爾生於1976年,家境良好,就學於馬裏蘭大學時就是學生記者,1996~1997學年任學生報紙《菱形斑紋》(The Diamondback)總編。根據後來有30名采編人員簽名的一封信,布萊爾作為記者犯過四次嚴重錯誤,導致其誠信受到質疑。簽名者指稱,這些問題被擁有報紙的董事會忽略了。其中之一是,布萊爾的一篇獲獎報道是寫一名據稱死於過量吸食可卡因的學生,實際上該學生的死因是心髒病。

1998年夏布萊爾在《紐約時報》實習後,獲得延長實習期的機會。為了完成學業,他婉拒了。1999年6月,他在仍有一年學業待完成才能畢業的情況下返回《紐約時報》。那年11月,他成為一名見習記者。布萊爾被發現的新聞造假行為是綜合型的,主要是剽竊和杜撰。他杜撰了采訪過程和消息來源,並從其他媒體剽竊信息。他編造了來自遙遠的事發地的現場報道,然後在報銷單上做手腳以支持他外出旅行采訪的說法。

2003年4月28日,布萊爾接到全國新聞主編吉姆·羅伯茨的電話,就他兩天前寫的一篇報道與《聖安東尼奧新聞快報》記者馬卡雷納·埃爾南德斯4月18日的一篇文章雷同問他是怎麼回事。詢問的結果是發現了布萊爾寫作中的一係列剽竊和杜撰造假。僅在之前10個月內見諸《紐約時報》的73篇報道中,就至少有36篇存在造假、抄襲等問題。一些不實之詞包括布萊爾聲稱他從紐約去過他在文章中提到的某某城市,其中一些可疑報道涉及一宗係列連環槍擊殺人案和曾經被視為女英雄的伊拉克戰爭女兵傑西卡·林奇的故事。

從2002年10月2日到22日,至少有10名美國人被人用狙擊槍打死,舉國為之震驚。24日,嫌犯約翰·穆罕默德和他17歲的同夥李·馬爾沃被捕。布萊爾在10月30日的文章“美國狙擊手案被視為招供的一個障礙”中引用一位不具名警官的說法稱,穆罕默德本來打算招供,但是警方之間的爭執把審訊搞砸了。布萊爾還提到幾名律師目擊了審訊,而實際上他們並不在場。

在2003年2月10日的文章“安寧和狙擊手襲擊受害者找不到的答案”中,布萊爾稱他到了華盛頓,實際上是剽竊了《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報道,虛構了他沒有采訪過的一個人的引語。布萊爾將大量事實歸於文章中的一名當事人,幾乎遭到此人完全否認。布萊爾還發表了他曾經允諾不予發表的信息。

在2003年2月10日的文章“讓狙擊手開口將偵探置於聚光燈下”中,布萊爾說他到了弗吉尼亞州的費爾法克斯,稱嫌犯李·馬爾沃的一盤錄像帶受到警方質疑,並引用了警官們對錄像帶的評論。這盤錄像帶是子虛烏有。布萊爾還稱,一名偵探看到了一名男子外套上的血跡,這導致了嫌犯招供,其實根本沒有此事。

在2003年3月27日的文章“失蹤士兵親屬害怕聽到壞消息”中,布萊爾又假裝到過西弗吉尼亞州,剽竊了美聯社一篇文章中的數段引語。他聲稱與一名記不得曾經見過他的親屬交談,說從林奇父母的家中可見根本看不到的“煙草田和奶牛場”,胡謅林奇的哥哥在國民警衛隊,又拚錯了林奇母親的名字,還虛構了他聲稱她做過的一場夢。

在2003年4月3日的文章“伊拉克營救與西弗吉尼亞州‘轟動’”中,布萊爾聲稱從林奇的家鄉西弗吉尼亞州帕勒斯坦發出了報道。他從來沒有去過帕勒斯坦,他對該報道的全部貢獻就是根據美聯社的報道來重新編故事細節。

在2003年4月7日的文章“對一名牧師來說,戰爭打到了家中”中,布萊爾寫了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次教堂禮拜式以及對牧師的采訪。他從來沒有去過克利夫蘭,他隻給牧師打過電話,然後從《華盛頓郵報》先前的一篇文章中抄襲了大部分。他還從《克利夫蘭實話報》和《紐約每日新聞》剽竊了引語。他杜撰了一個細節:牧師將他兒子的照片夾在《聖經》中,卻把教堂的名字弄錯了。

在2003年4月19日的文章“軍隊病房傷員的疑問和擔心”中,布萊爾描述了對一家海軍醫院中4名傷兵的采訪。他從來沒有去過那家醫院,而隻是通過電話采訪過一名士兵,然後杜撰了士兵的多段引語。布萊爾寫道,那名士兵“極有可能終生跛足,需要使用拐杖”,而這是不真實的。他說另一名士兵失去了右腿,而他隻是在膝蓋之下被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