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最愉快的生活就是一種最輕鬆的心態(6)(1 / 3)

如果你渴望他人的讚許或同意,那麼,一旦獲得了他人的認可,你就會感到幸福、快樂。但是,如果你陷入這種無法擺脫的虛榮之中,那麼,一旦沒有得到它,你就會感到身價暴跌。這時候,自暴自棄的因素就會潛入進來。同樣,一旦征求他人的同意成了你的一種“必需”,那麼,你就把你自己的一大部分交給了“外人”。在愛慕虛榮心理的驅使下,為得到他人的認可,“外人”的任何主張你都必須聽從,甚至在很小的事情上。如果“外人們”不同意你,你就不敢輕舉妄動。在這種情況下,虛榮心使得你選擇的是讓他人去申訴你的尊嚴或留給你麵子。隻有當他們給予你表揚時,你才會感覺良好。

這種征得他人同意的虛榮心極其有害,但是,真正的麻煩隨著事事必須請示他人而來。如果你果真攜有這樣一種虛榮心,那麼,你的人生就注定會有許多痛苦和挫折。而且,你會感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軟弱無力的,是沒有社會地位的。

如果你想獲得個人的幸福,你必須將這種征得他人同意的虛榮心從你的生命中根除掉。這種虛榮心是心理上的死胡同,絕不可能使你從中得到任何好處。

要想在世上尋找一個毫無虛榮的人,就和要尋找一個內心毫不隱藏低劣感情的人一樣困難。其實,它們之間是有聯係的。虛榮,不過是人們想借它來遮掩他們低劣的心理罷了。

虛榮的圈子是整個兒的,自古到今,人類的舞台都在演著虛榮的故事。白種人自誇他比全世界有色人種都優勝;男人自誇他比一切女人都榮幸;美國人向德國人自誇;德國人向波蘭人吹牛;波蘭人向匈牙利人逞強;而匈牙利人以為他比蒙古人厲害;蒙古人也不肯示弱,因為他們的祖先曾經征服過中國;最後,中國人也提出自己的古代文明,自覺比崇拜機器和金錢的美國人實在高尚得多,無怪敏感的詩人要說:“虛榮,虛榮,世界上一切都是虛榮!”

虛榮是一種特性,是取攻勢不是取守勢的,所以虛榮的人,不但會拿利刃刺進自己的低劣感情,而且還會把利刃掉轉頭去,去刺別的人;所以凡是虛榮的人,他們周圍便都是他們的仇敵,因此他享受不到生活上互助的快樂。

由於虛榮因而引發的競爭慘劇,是最不幸最惡劣的事。人們因虛榮的競爭而送掉性命的慘例是舉不勝舉的,而虛榮的人能夠永遠維持他的虛榮的例子卻屈指可數!凡虛榮的人,他總有一天,會和他的鄰人、同事、老婆、兒女,甚至不知虛榮為何事的自然界發起衝突,最後一敗塗地。虛榮雖然可以自欺欺人,但它斷乎欺騙不了自然,虛榮是反對自然的一種侮辱,但自然是不容任何侮辱的。

人類的虛榮之心,已經是根深蒂固,難以鏟除的了。自古以來,許多哲學家、宗教家都曾提出警告,還加以道德的攻擊,然而都無用,它不但不曾因此而稍殺其威,而且越來越猖獗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虛榮問題,根本不在如何破壞它,而是在於如何改善它,誘導它走向有用的方麵去。倘有人因為有錢而虛榮,隻要告訴他,把他的錢拿出來經營一種事業,使人類的生活多一種安全的保障,那麼,便可以得到人們的原諒了。總而言之,虛榮隻要用到對人類社會有利的路上去,它就不但無害,而且有益。

用樂觀駕馭悲觀

表麵上看起來,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在本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兩者正好具備了相反的優點與缺點。樂觀的人在行動上比較積極,但往往低估了實際上的困難,所以有時會在危險的路上碰到意外。相反地,悲觀的人過於慎重,容易錯失良機。總之,將兩者適度混合,就能達到理想境界。實際上,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不僅對未來的看法截然不同,對自己與他人也采取不同的態度。

如前所述,悲觀的人對未來抱持否定的看法。他對人作最壞的預期,觀察人的時候,總是看到本質惡劣的一麵、滿肚子自私自利的動機。對悲觀的人而言,社會是由一群狡猾、頹廢而邪惡的人組成,他們總是想利用周遭的事物為自己牟利。這群人既無法信賴,也不值得對其伸出援手。對悲觀的人談起任何計劃,他馬上就會提出一連串有關這個計劃的麻煩與障礙。而且他還會告訴你,即使圓滿達成目的,最後隻會嚐到苦澀、幻滅與屈辱。經他這麼一說,你大概會立刻魂飛魄散、全身無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