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位很大,雖然馬健堯很想走遍每一個角落,將這個即將屬於他的界位的完全的掌握在手上,可時間有限,加之他擔心自己離開時間太長,據點內會發生什麼變故,因此在看完第二個生產基地之後就返回了據點。
整個據點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工廠,機器的轟鳴聲徹夜不停,成噸的原料送入車間,然後數不清的食物被加工生產出來。一排排高聳入雲的巨型煙囪不停地噴吐著白色的蒸汽,形成一條條粗大的巨龍,隔得老遠都能看到,在一片廢墟的城市中顯得格外顯眼,宛如是怒海狂濤中的燈塔,或是黑暗裏的明燈,吸引著幸存的人們蜂擁而至。
同樣被吸引的還有狼星人。
短短一天內和狼星人的交火就多達數十次。不過好在據點各項防禦設施完善,人手和戰力也充足,加之狼星人並沒有什麼機甲士之類的厲害角色,損傷倒也不大。馬健堯出來的時候正巧趕上一大波狼星人發動進攻。他二話不說,當即是飛出據點迎戰。在他的領域下,原本氣勢洶洶的狼星人瞬間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擊退狼星人的進攻之後,馬健堯立刻召開了會議,部署當下的工作。
首先是要將這裏和自由者聯盟原本占領的地盤連為一體。隻有這樣才能確保人員和物資傳輸的安全,且便於管理。要想達到目的,就必須要攻占幾個尚且還被狼星人控製的地方,同時將戰線向外擴展。而數百名被俘虜的龍語者幾乎都加入了自由者聯盟,即便忠誠度還難以保證,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人手緊缺不足的問題,讓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可能性變成現實。
馬健堯相信,如果是和其他組織作戰或許有人會心懷叵測,甚至背地裏捅刀子。但目前對付的敵人是入侵的異族狼星人,估計不會有幾個龍語者會選擇和狼星人勾搭。
其次就是如何將聯盟的主要力量由“自由之光”向“潘多拉”逐漸轉移。
“潘多拉”是馬健堯給盛產能量晶體的界位所取的名字。對於他來說,這些能量晶體就跟潘多拉魔盒一般充滿了讓人難以抑製的誘惑。這些能量能夠取代現有的一切能源,帶來新的能源革命,甚至是科技和發展的飛躍。可一旦處理不好,也有可能會給人類帶來毀滅和死亡。
出於安全和保密的考慮,馬健堯並沒有泄露有關潘多拉界位的任何消息,隻是對人員和物資進行了一定的調配,使之向這處據點傾斜。
布置完這一切之後,整個自由者聯盟立刻就活躍起來,大量的人員和物資開始集結,諸多任務也以積分的方式進行發布,一批批全副武裝的龍語者和士兵調動開拔,即便是最愚鈍遲緩之人看到這些也知道聯盟有了大動作。對此許多人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聯盟的地盤不斷擴大,實力不斷的增強,他們也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間,才能有足夠的積分來支撐他們的生活;憂的是一旦打仗,不知道又要死掉多少人,自己是否會是其中一個?
自由者聯盟誕生的時間雖然不長,可橫空出世就戰績輝煌,占領的地盤也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自然引起了諸多老牌組織的關注。
也僅僅隻是關注,還不至於太放在心上。在他們看來,自由者聯盟之所以能夠崛起,最關鍵的因素是選擇了一個絕佳的良機。如果不是狼星人突然來襲,一個沒有多少底蘊的A級龍語者想要拉起一支隊伍不難,可要快速擴張卻堪比登天,不僅會受到聯邦政府的打壓,其他組織也不會坐視一個強勁對手的誕生。上得了台麵的組織幾乎個個的底蘊都非常深厚,不是家族強強聯合的產物,就是經過了長期甚至是幾代人的經營和打拚。
因此,自由者聯盟雖然猶如彗星般耀眼奪目,可底蘊不夠,注定隻能是曇花一現,一旦觸及到其他組織的利益,必將迎來雷霆版的打擊。之所以現在沒有組織對其動手,一方麵是大敵當前,暫時還顧不上,另外就是都在觀望之中,不願意成為出頭鳥。畢竟在沒有足夠利益的誘惑下,和一名A級龍語者結仇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萬一將對方逼向其他組織就更得不償失。
雖然沒有采取行動,卻也在聯盟內安插了許多的眼線。狼星人的大舉入侵和自由者聯盟急速擴張都為這些人員潛入聯盟提供了便利。不論是龍語者、士兵還是傭兵、難民,都不乏他們的人,聯盟的一舉一動都通過各種渠道在第一時間傳送到各個組織中。這一次如此大的動作,堪稱自由者聯盟誕生以來之最,立刻就引來了這些勢力關注的目光,紛紛猜測自由者聯盟這是要幹什麼,和狼星人進行大決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