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今日,如果沒有那麼多人替我辦事,我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應付那麼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樂意跟你工作,這就是我的哲學。”
以上的這段話,是李嘉誠說的。
李嘉誠之所以能富比陶朱,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很會借用別人的力量為自己辦事。商場之中,自然不可能所有事都是自己獨當一麵,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靠自己,否則結果勢必是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甚至是一敗塗地。
太極拳講究借力打力,所以最後敗在學會太極拳的張無忌手下的,很多是被自己的力量打敗了。如果張無忌隻是一味硬來,迎合對方的進攻,那麼結果自是又當別論。
經商也是如此,我們要時常借用別人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
借用別人的力量,是每個從一文不名最後走向財富巔峰的人大都需要做的事情。為了望得更遠,有時候必須借助於巨人的肩膀。在商業中想由小做大,想一步一個台階地攀上財富的高峰,過程中不一定非得借助巨人的肩膀,但是,借助別人的肩膀是必要的。
譬如李嘉誠,他富堪範蠡,也是免不了也要用別人的力量來幫助自己。
大家都知道李嘉誠的很多創業故事,有關他創業經曆和經驗的書也是一本接一本地出,就像有個外國人說的,大意是成功的商人年輕時想當作家,想寫書,但是沒寫成,等到自己創業成功時,自己的經曆卻被別人寫成一本又一本的書。李嘉誠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像他這樣成功的人,一開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塑膠花大王”,這是我們熟悉的李嘉誠早期的一個綽號。李嘉誠之所以能夠成為這個“大王”,就是因為他敏銳的眼光和迅捷的行動。但是,其中所經過的艱難,在這裏卻是可以再另外提一下。
那時候他決定用塑膠花占領歐美市場,並且第一時間飛到歐美進行市場調查。一切似乎很順利,但是,在真正要投入生產的時候,資金成了問題。那時候他的長江塑膠廠沒有那麼大的經濟實力,而本來有意向合作的一家歐美公司老總,卻要求李嘉誠擁有擔保,否則他是不願意把巨額資金投給李嘉誠的。
李嘉誠到處找人擔保,但是最後結果是,沒有人願意出來。當然,其中風險太大了,作擔保就意味著,如果李嘉誠生意失敗,那麼該擔保人也會有連帶經濟損失。
當李嘉誠很遺憾地把這個消息告訴那個歐美公司老總時,老總很快表態,不願意出錢做這個項目。
這時候的李嘉誠意識到,如果自己不能夠爭取到該老總的幫助,就是想法再好,以後塑膠花生意的“錢景”再大,也是無濟於事。所以,他隻得用另外的方法來得到這位老總的幫助。
他的做法是,按照原先老總下的訂單,每一種塑膠花都作出好幾種樣式,並且盡最大力量把花做到漂亮得非常。他連夜把這些東西做好,最後紅著眼睛把產品送到老總麵前。他是想證明,我們公司雖然沒有擔保,但是,我們的產品可以用鐵的事實來證明,隻要您願意投資,我們肯定能賺錢。既然必定賺錢,那麼,還要那個擔保幹什麼?
最後那家歐美公司的老總,不僅僅是被李嘉誠的拚勁兒感動了,還因為他確實明白了李嘉誠的用意,他明白並且接受李嘉誠的“論據”和“推論”。
資金到位了,李嘉誠大刀闊斧,一舉占領了塑膠花在歐美的大部分市場。他成為了“塑膠花大王”,他的長江公司也從此實力大增,為今後的更進一步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