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雖美,如果春天尚未來臨,依然不會盛開,所以它在等待最恰當時機,當春天到來時,才會有櫻花飛舞的美景。在有錢人看來,理財就像自然規律一樣,也要遵從一定的法則,要等待最適當的時機。這就是為什麼有的理財者會輕而易舉地成功,而有的理財者卻被碰得頭破血流,一敗塗地。原因就是有沒有瞅準最恰當的理財時機。
凡是最後成為有錢人的理財者,無不等待時機的來臨。既不焦急,也不慌張,靜靜地處理眼前的理財計劃。有錢人等待時機的心情,恰似等待春天的櫻樹,靜靜地等候春天,養精蓄銳。等到最恰當的時機到來時,才會櫻花綻放,水到渠成。
可是,在一般理財者眼裏,他們總是不能看準最恰當的時機,缺少耐心,愈需要等待,則內心愈是焦慮。而那些有錢人的看法則不一樣,他們在理財的過程中,靜靜地等待,看準最恰當的理財時機,以溫暖的雙手去迎接它的到來,結果他們成功了,而且事半功倍。因此,我們要有“善待時機”的理財眼光。
一個名叫羅伊斯的英國人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羅伊斯在底特律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搬到了愛丁堡。他在底特律時隻是一個鉛管匠,努力了好多年,也沒有發展起自己的事業,原因是缺乏資金。
剛搬到愛丁堡的時候,他帶著老婆、三個孩子和120元錢,那是他全部的家當和資產。搬來後的第一天,他找了八家鉛管公司,可是沒有人願意雇傭他,那些人隻是告訴他人手已經夠了。
無奈,第二天他跳上了一輛公共汽車,走過了一條長長的、繁忙的大街。那條街上有幾家快餐店,他記下了視窗上張貼征聘店員廣告的店名。走到路盡頭時,他跳上了另一輛返回家的車,一路上去了四家快餐店,可是都沒有找到工作。
最後,總算第五家的經理對他有點興趣。他向那個經理保證,他工作勤奮,而且做人誠實。那個經理告訴他,薪水相當低。但他告訴經理待遇不成問題,他會為顧客提供一流的服務。
他的工作一直做得都很努力,結果在六個星期之內他成為了那家快餐店的營業部經理。在那期間,他結識了不少顧客,根據他們的要求,他改善了服務的質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九個月後,這家快餐店的老板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原來這個老板除了經營餐飲業之外,還有別的投資項目,尤其是在房地產方麵也搞得不錯。這個老板看他的能力很強,也很敬業,就想派他去一座有90戶的大廈當助理經理。
他當時就愣住了,然後告訴這個老板,他隻當過鉛管匠,對管理大廈一無所知。但老板笑著對他說:“我查過你在快餐店的記錄,利潤增加了83%。管理大廈與管理快餐店的道理是一樣的——樂於助人、推行計劃和委派。我想你一定能讓大廈保持客滿,準時收到房租,而且保養良好。”
結果他接受了那個工作——工資是他在快餐店時的三倍,還有一間漂亮的公寓。兩年後,他已經升為了高級經理,不久以後,他就有足夠的錢來開創他自己的事業——創辦一家大規模的鉛管企業。
羅伊斯選擇了一份很少人願意去做的工作,但他最終卻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原因就是他瞅準了一個最恰當的理財時機,所以從哪裏開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最恰當的理財時機在哪裏,在什麼時候。即使你選擇了最不起眼的工作,即使你的理財計劃並不出色完美,隻要在最恰當的時機,依舊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益,發出最閃耀的光輝。
縱觀那些有錢人,無不都是在理財的路上,看準了最適當的時機,使得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所以,理財者如何能成為有錢人,那就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不平凡的事業做出充分的準備,為自己的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然後靜靜地等待,看準最恰當的時機的到來,最後抓住它,從而實現自己的理財夢想。
§§第九章 洞悉良機,從夾縫中看到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