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碗有很多種,當然是越硬越好,這是人們廣泛的共識。譬如近年來的公務員報考熱,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公務員的飯碗很硬。但是,再硬的飯碗也是別人給的。我們與其削尖腦袋想盡千方百計去端硬飯碗,不如不斷完善自己突破自己,為自己創造機會,到時候就不再是你找飯碗,而是飯碗來找你,“打工皇帝”唐駿就是這方麵的典型例子。比爾·蓋茨因為唐駿辭職而親自致電挽留,福建新華都實業集團更是花10億邀請唐駿轉會……唐駿的事例說明,隻要自己夠優秀,不光是鐵飯碗,金飯碗都會打著燈籠來找你。飯碗再硬也是別人給的,隻有自己夠硬了,才能“於諸飯碗間自如穿梭遊刃而有餘”。唐駿作為一個達到巔峰的職業經理人,創造了打工賺錢的奇跡,也就是端飯碗的奇跡,而他成功的前提就是,先把自己努力打造成一個奇跡。
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由端別人給的飯碗變成給別人飯碗端,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棵藤蔓隨著年齡的增長,它能看到的地方越來越多,起先它的視力範圍隻在自己的腳下,慢慢地它看到了遠處的草地,鮮花小草分外美麗,再然後它看到了遠處的山峰,一條小河從山腳流過,清澈潺潺,還能隱約欣賞到河中小魚快樂地遊來遊去,最終,它看到了雲彩——其實,它很小的時候就能仰頭看到天上的雲彩,不過現在不同,那雲彩就在它的眼前慢慢飄過,就在它的身邊深情圍繞。
“我像天空一樣高了!”它興奮地叫著。
這時,一個聲音回應了這棵藤蔓:“要知道,這些年你都是依附在我的身上生長的。”
這個聲音來自於一棵樹,它已經生長了兩百多年,是這個小森林裏最高的一棵樹。
其實那棵高聳入雲的大樹就像是過硬的飯碗,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滿足於捧著一隻硬飯碗,那麼,誰也說不準什麼時候淪落到沒有飯碗的境地。畢竟,再硬的飯碗也是別人給的,要是別人忽然不想給你了甚至是幹脆把它砸掉,我們又當如何?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修煉成一棵大樹,而不是藤蔓。或者,你能達到做藤蔓的極致,就像唐駿一樣。其實,嚴格來說把唐駿比喻成藤蔓有點不合適,因為雖然他名為“打工皇帝”以“打工”開頭,但是,誰又能否認那些爭先恐後給唐駿飯碗的公司或者集團,其實也是為了在唐駿身上得到飯碗?由此完全可以說,唐駿通過自我修煉,已經成為一個飯碗,一個活著的飯碗,一個在國內屈指可數的“生物飯碗”。
其實任何一個成為有錢人的窮人,在未發跡之前,應該都存有一個念頭,就是不甘於端別人給的飯碗,即便這個飯碗再硬。別人的不如自己的,質量再好的飯碗,不是自己的,總有一些這種那種的缺憾。因而,除了飯碗質量,很多通過奮鬥最後成功步入有錢人行列的人都時不時地考慮一個問題,就是這個飯碗的所有權,而所有權問題,又和能不能為自己創造機會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