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別帶打火機登機——兼談安全管理中的細節關注度(1 / 1)

一隻打火機價值隻有幾美分,一架空客A380飛機價值幾億美元。一架飛機能為很多的打火機提供藏身之地,一隻打火機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摧毀一架飛機。

為了嚴防“萬一”,寧可不厭其煩地擋住“一萬”。於是,民航嚴格規定,不允許乘客帶打火機乘坐飛機。此舉確實難為了很多“煙民”,剛下飛機,就急匆匆逃出候機樓,去尋求救命之“火”。一天,我的一位有較長“煙齡”的朋友,過了安檢,卻意外發現自己口袋還有一隻打火機,他不但沒有半點慶幸自己僥幸“過關”,反而有些怏怏不樂惴惴不安:“看似嚴密的安檢,也有如此疏漏……”

早前攜帶打火機、火柴登機,並非一律禁止,隻要乘客的情緒、理智、個性、心胸還沒有失控,他攜帶的打火機、火柴也是安全的。隻是極端分子暴露犯罪動機之後,才將打火機、火柴列入“違禁物品”的“黑名單”,進入安檢儀器的掃描報警程序。其實,即使允許乘客攜帶打火機,但將其變成“凶器”的概率究竟有多少萬分之一,不得而知。經過嚴格查禁之後,偶爾疏漏帶上飛機的打火機,對飛行安全能構成多大威脅,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不過,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那麼湊巧,比芝麻掉進針眼裏似乎還要巧。多麼廣袤的太空,兩顆衛星竟然相撞了,幾億分之一的概率,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現實生活中,細究某些重特大安全事故原因,總能發現一些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一旦發作起來,其瞬間集聚的威力無物能禦。由於這些“打火機”、“火柴棒”本來就很細小而平常,隻有放在特定環境中,才具有潛在的破壞力。所以,人們很容易忽視它們的客觀存在,忽視它們的危險性。

由於時間與空間上的寬泛性,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很難達到民航安檢的嚴密性。但無論空間如何寬泛,也不能給事故苗頭留下空間;無論時間怎樣漫長,也不能給事故隱患騰出時間。所以,我們在製定施工方案的時候,不但要拿出科學合理的大方案,還應該加強對細節的關注度。管理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全麵列出進入現場的類似“打火機”、“火柴棒”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並對它們在特定環境中可能發生的變化給予高度關注。

煤礦安全生產十幾年,各種安全設施也十分完備,可能就因為某時某刻對某個細節關注不夠,才引發瓦斯爆炸,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曾一度發生的中國奶業信譽危機,就是源於對所謂業內“潛規則”的潛在威脅麻木不仁,以致其惡性蔓延,最終摧毀了一家企業,衝垮了整個行業信譽堤壩。一次又一次的“嚴格檢查”,卻對一些處於初始狀態的小問題熟視無睹,於是,貼上“國家免檢”產品的標簽,有的還是出了質量問題,那些質量有瑕疵的產品一旦受到國家信譽的庇護,其對消費者的危害程度是不難想象的。

無數道禁令,無數遍檢查,有時卻沒有管住一個細小的問題。如同路旁的一顆釘子,很多人都看到了,踩過了,誰也沒有引起注意,結果還是這顆釘子紮破了快速行駛的汽車輪胎,造成交通事故。在普通鐵路建設中,構造物有一點細小問題,即使被忽視了也無大礙,然而,正是如此一次次地被忽視,這些小問題很容易登上大雅之堂,成為潛在的隱患,或長時間不“發病”,或幾十年後才暴露問題。“沒有關係,以往都是這樣做的,幾十年了都沒有問題,就這樣吧。”小問題就是這樣被擱置下來,而且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大規模鐵路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建設,對於施工企業而言,其安全、質量、管理理念等各方麵的要求,與建設普通鐵路相比都產生了巨大的質的變化。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高速鐵路建設中,任何小問題都是大難題,任何小毛病都是大隱患,任何小缺陷都是大災難。因為我們是在生產鐵路建設尖端產品,路基質量執行構造物建設標準,大體積混凝土灌注質量,比工廠加工機械零部件的精度要求還要高。

我們需要利用現成的經驗,但萬萬不能被經驗掩蓋了細小的問題,要善於將經驗中的毛病找出來,再推廣應用。我們更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更要與時俱進,更要熟悉新標準,掌握新方法,提升能力和水平,真正按科學規律辦事。要對我們所經營的產品時刻保持新鮮感,要用顯微鏡找問題,拿著放大鏡看問題,不讓危險品逃過安檢,真正將一切危害企業健康發展的“危險源”阻止在“隔離區”之外。

都說眼裏容不得沙子,而鞋裏有一粒沙子卻很容易被人所忽視。我們正在向遠處的高山攀登,一切工作都準備好了,唯有鞋裏還有一粒沙子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開始走幾步,還沒有什麼感覺,走的時間越長,它的副作用也越明顯,甚至會打出血泡,斷送你的前程。所以,行動剛開始,我們就不要怕麻煩,要將“鞋子”徹底清理幹淨,免除一切後顧之憂,向著企業發展的更高目標奮進。

2009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