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就曾是一名不吃飯也要抽煙、嗜煙如命的“專業煙民”,盡管告別吸煙的曆史已有三十餘載,但還有很多在那個年代結拜的“鐵杆煙友”,留下了很多“動人故事”,即使是我現在的親戚、朋友圈裏,煙民仍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不提倡吸煙,但絕對與一切民間、社會的禁煙組織無任何瓜葛,隻是有一天突發奇想,用了一個與吸煙有關的標題,純屬借題發揮,若有不妥之處,敬請諒解。
把“隨地吐痰”與“隨處吸煙”生拉硬扯地放在一起,似乎對煙民有大不敬之嫌。隨地吐痰多麼不文明,怎能與隨處吸煙相提並論?你在公共場所不經意間隨地吐一口痰,輕則招至眾目怒視,嗤之以鼻,重則被躲在一角的老頭老太太們抓個現行,課以罰款;而吸煙就不一樣了,吞雲吐霧,優雅大方,在很多公共場所不但可以肆無忌憚地吸煙,而且還會有人相互敬煙,如果有一包新出產好煙,還會引起煙友們“好煙共賞”。盡管吸煙有害健康,盡管被動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更大,盡管吸煙曾經焚毀原始森林,盡管吸煙危害公共安全,盡管隨處吸煙的危害遠遠高於隨地吐痰,但在人們的心理認同上,隨地吐痰的不文明程度卻遠遠高於隨處吸煙。
有消息稱,美國和韓國政府的電腦網絡近日因遭到大規模黑客襲擊而一度陷入癱瘓狀態。美方估計,本次遭黑客偷襲的要害部門包括白宮、五角大樓、國務院、國家安全局、國土安全部和紐約證券交易所。此外,美國的《華盛頓郵報》也遭到了黑客襲擾。隨著科學發展,黑客的破壞力還將越來越大,然而,在很多人眼裏,“黑客”卻遠遠沒有“刺客”那樣恐怖。
“7·5”烏魯木齊恐怖活動,造成無辜群眾197人死亡(截至7月17日),直接經濟損失近億元,在某些西方媒體看來,就遠不如那些校園槍擊案、飛車搶奪案引起憤慨,甚至被歪曲宣傳。有網民質問:“如果你的妻子或者丈夫被殺害,你還能說這是‘和平示威’嗎?”是非標準混亂,顛倒黑白,混淆視聽,不是看不清問題的實質,而是一些西方媒體采用“雙重標準”,在良心與道德上故意出錯。
心理認同上的落差,公認標準上的差異,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習慣、行為方式。錯位的思維定式,對社會文明進步有時還會釋放出巨大的反作用力。一個貪腐到幾乎人所共知的公安局長,卻對一個小偷嚴加訓斥。
一名運動員拿回奧運金牌,就會有政府官員、企業家趨之若鶩,極盡追捧;在鐵路建設中,我們取得了很多重大技術成果,攻克了高速鐵路建設世界級難題,卻很少有人知曉,如果每個人都用關注體育的進取心關注技術進步,中國就能很快躋身世界科技強國、世界經濟強國之列,唯有科技進步、國家富強,才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無上光榮。
我們倡導文明,培育優秀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引導人們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用真理標準,旗幟鮮明地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我們既不能對落後現象無動於衷,更不能把醜惡現象當作文明去崇尚。
“法不責眾”,關鍵是對有些問題的處理,法律似乎比較軟弱,而道德的力量卻更為強大。比如隨處吸煙,可以立法禁止,卻屢禁不止;隨地吐痰雖然很少有國家立法禁止,但在文明環境中,人們還是能夠自覺控製這種不良行為。
項目管理中,一名員工遲到早退,必然在製度剛性約束中受到處罰,如果出現曠工等違犯勞動紀律問題,還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而下崗。然而,領導加班加點製定方案錯誤、重大決策錯誤、難題處置錯誤,盡管造成的損失遠遠大於一名員工的遲到早退對項目的損失,但在事後處理中還是很容易被“諒解”。“長流水”、“長明燈”、亂扔鋼筋頭、亂丟生產材料等浪費行為,誰都不能接受,誰都知道是明擺著的“浪費可恥”;但索賠補差,方案預控,該要的錢沒有要回來,該降的成本沒有降下來,動輒幾百萬上千萬,恐怕還很少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可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