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和諧穩定是企業發展的硬實力(1 / 1)

市場競爭中的企業,必須具備各方麵競爭優勢,才能占領市場製高點。這些優勢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實力、技術創新實力、成本控製實力、資源整合實力、現代裝備實力、資金支付實力等等。然而,這些實力,一旦離開了企業內外的和諧穩定,就會大打折扣,就無法有效地釋放出來,甚至還會產生負效應。因此,和諧穩定,是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硬實力。

一個內亂的民族,不可能成為優秀的民族;一個局勢不穩定的國家,不可能成為富強的國家;一個缺乏和諧穩定的企業,也不可能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強勢企業。

建築施工企業,不同於生產定型產品偏居一隅的大工廠。它的產品生產車間遍布全國,甚至設在海外。直接麵對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市場環境,不同的思想觀念,不同的民族習慣,不同的利益群體。太多的“不同”,必然引起各種觀念的碰撞,各種矛盾的交織,各種問題的膠著,也給企業管理增加太多的不穩定因素。重點建設工期緊,征地拆遷處處受阻,糾紛不斷限製產能,再大的壓力隻能自己承受。發生安全事故影響隊伍穩定,承攬任務不足影響隊伍穩定,成本失控經營虧損影響隊伍穩定,員工收入增長慢影響隊伍穩定,如此等等。某種程度上,建設和諧企業比構建和諧社會還要難。

構建和諧企業,必須維護企業穩定。穩定是和諧的前提和基礎。推進和諧企業建設,就必須保持企業的平安、穩定、有序。沒有穩定,構建優秀和諧企業就無從談起。惟有穩定才能發展經濟,才能達到企業和諧。構建和諧企業,需要做很多方麵的工作,而保持安定有序、維護企業穩定,是最重要的工作。

團結是做好穩定工作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隻有各級領導班子的精誠團結,才能化解各種複雜矛盾,理順思想情緒,創造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攻克道道難關,萬眾一心謀發展。要通過加強政策法規製度建設,強化約束機製,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和全體員工都能夠從企業發展的大局出發,著眼未來,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維護企業的和諧穩定。

和諧穩定不是求穩怕變,不是掩蓋矛盾,粉飾太平。不敢正視問題化解矛盾,遇到難題繞道走,這樣的穩定肯定不會長久,甚至是虛假的穩定。構建和諧穩定的現代企業,需要企業管理者不斷提高政策法規意識,學習掌握現代科學知識,進而不斷增強破解難題化解矛盾的能力。

隨著新頒布的《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如何加強員工民工隊伍的管理,已經成為維護企業和諧穩定的關鍵因素。今天的農民工大軍,其主要成分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中的骨幹中堅力量,都是由有文化知識、懂政策法規的新型農民組成的。為了贏得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他們始終都在不斷提高個人競爭力。他們肯學習,善鑽研,求上進,思想活躍,政治敏感。在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的政策法規等方麵,甚至比產業工人還要快。然而,由於他們缺乏產業工人那樣嚴格的教育培訓和機製約束,有時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很容易不擇手段,不計後果,以非理性的行為直接影響企業的和諧穩定。

所以,各級管理者必須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深入研究、認真思考農民工隊伍這個特殊的利益群體。既要真心實意地從工作、生活、工資待遇、生命安全等各方麵善待農民工,更要將他們作為企業的客戶來經營管理。這要求管理者必須認真研究客戶心理,及時了解客戶的利益訴求,敏銳掌握客戶的思想動態,準確理解客戶的行為方式,努力維護客戶的基本權益。不能企求時刻都將客戶當“上帝”去供奉,但至少應該將客戶真正放在“客戶”應有的位置上,牢記企業與客戶之間相互依存的經濟利益關係,以更加科學的方式方法對待客戶。

在對農民工“客戶”管理過程中,必須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製度,嚴格規範企業與客戶的經營行為。特別是企業管理者必須與客戶保持清晰的經濟關係,時刻警惕違規行為的侵害。應該清醒地看到,權力尋租的背後,必然打亂公平競爭秩序,給企業的和諧穩定設陷阱、埋炸彈,損害企業整體利益。

做好員工隊伍的穩定工作,是建設和諧穩定企業的主體。沒有員工隊伍的穩定,企業同樣會喪失市場競爭的實力。既要通過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利益分配機製,創造良好秩序,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也要發揮企業的政治優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全麵理順員工的思想情緒,營造健康向上的思想環境。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優秀的企業文化精心培育忠誠企業、敢於創新、勇挑重擔、吃苦奉獻、永創一流的優秀員工隊伍。

和諧穩定是發展的硬實力。有了這種“硬實力”作支撐,企業其他方麵的實力就能得以有效釋放,甚至是成倍的釋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隻有和諧穩定的企業才是不可戰勝的。

2008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