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總公司項目成本管理現場會之後,十二局集團項目成本管理經驗引起了各單位的廣泛關注,還有很多企業專門派人到十二局集團,作更加深入具體的學習考察。其實,綜合實力不斷攀升的十二局集團這些年來也一直沒有放鬆對其他企業的學習,幾乎年年都要走出去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新的市場環境中,相互學習已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路徑之一。
市場競爭往往有積極競爭與消極競爭之別,認真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是積極競爭;看見競爭對手跑得快了,就在背後使絆子,甚至編造謊言告黑狀,就不利於和諧,是消極競爭,也是惡性競爭。積極競爭,可以共享企業管理創新成果,形成你優我學、你追我趕的局麵,在競爭中實現新的和諧,在和諧的氛圍中競爭,有利於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消極競爭,是對市場競爭秩序的嚴重破壞,違背了基本的遊戲規則,最終使經濟學上的“無效成本”不斷攀升,使市場效率和競爭主體的綜合素質下降。麵對強手,我們應該采取學習的方法,運用整合資源的思維,不搞優勢對抗,或者是搞優勢對抗的同時,下力氣搞優勢對接、優勢整合。
虛心向別人學習,並不說明你的水平比別人低,卻更加表明你具有後來居上,直至贏得競爭勝利的可能性。通過認真學習,將別人的成功經驗、創新成果“拿來”,就可以走捷徑,少走彎路,少交學費,如果這樣去超越競爭對手,是值得提倡的。不過,在學習上,有些企業也存在一些誤區,總覺得身邊的企業大家都彼此彼此,同在一片藍天下,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管理架構都大同小異,沒有什麼高明之處,隻有世界500強,以及那些名牌企業的經驗理念才是可學的。其實,我們很多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還停留在一個很低的層麵上,與500強差距太大,一心嫁接世界知名企業的經驗,如同將波音747的引擎裝到拖拉機上,是不切實際的。也正因為身邊的、同在一個競技場上的企業,在文化、理念等各方麵都具有很多接近性,才有更多、更廣泛的值得學習借鑒之處,很多外國企業登陸中國,都要學習中國企業已經被實踐證明的先進經驗,努力實現其本土化目標。
市場競爭中的企業,學而優則優,不學而惰者則劣。落後要向先進學習,先進企業更要不斷學習,因為先進企業既要感受到後麵追兵的壓力,又如同登山者,越往高峰攀登,越看到眼前的天地更加廣闊,越能領略到更加美麗的風光,同時,麵對浩瀚的空間,又越覺得眼前的世界一片空白。所以,學無止境,學海無涯,對人對企業都是同理。學習不是作秀,不是隻擺出一副姿態,不能僅限於我看了、我學了,因為你所看到的往往隻是表象的、形式的,或者隻是一個結果,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樣的學習就收效甚微,甚至沒有效果。要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應該追根究底,認真分析,縝密思索,見微知著,別人長在何處,過程與結果之間存在著何種必然聯係,成功經驗背後的客觀規律。最後還要檢驗自己學到了什麼,在哪些方麵有所收獲,是不是取回了“真經”。
都從零起步,結果是都爬不高,而站在巨人的肩上,是向高峰攀登的最有效途徑。一個善於學習的企業,無疑是充滿競爭活力的企業。一個善於相互學習的大型企業集團,體現了對於各種管理理念、企業文化上的包容性,在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更有利於各成員企業的健康發展,有利於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
200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