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寂寞與成功同行(1 / 1)

能真正品味成功的人,是可以感受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人。

看看偉大的生物學家、優秀的教育學家童第周的經曆,我們就能深刻地體會到,寂寞和成功總是互相陪伴。

童第周——中國偉大的科學家,生前曾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就有著寂寞的相伴,用他的話說是:要用一顆平和的心去麵對寂寞,用一顆樂觀的心去感受寂寞,這時寂寞就不會令你感到害怕,相反還會讓你感到欣喜。而他也正是用這樣的心去麵對寂寞的,最終他也更好地品味了成功。

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村落中,童第周度過了他的童年,由於家境貧窮,沒錢進學校讀書,他隻能在家裏邊做農活,邊跟父親學點文化。看著別的小朋友可以背著書包上學,而自己卻不能,那時童第周的內心有著無法釋放的寂寞。

後來,經過努力,童第周在1924年考入了複旦大學生物係,不久他就已經成為了生物係有名的高材生。

1930年,童第周遠赴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在歐洲著名的生物學家勃朗歇爾教授的指導下,研究胚胎學。這時他做的研究是卵細胞膜的剝除,而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實驗,要求人在顯微鏡下把青蛙的卵細胞剝開,由於其卵小膜薄,很多人都失敗了。

童第周在此次求學期間感受到了更多的寂寞,他沒有人可以問,也沒有人可以與他一起分擔,唯有一份平和的心情。每次失敗後,他都會詳細地記錄下試驗的經過,從中找出失敗的原因,從而總結出怎樣才能更好地剝除卵細胞。他告訴自己,能經得起失敗、經得起寂寞的人,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

就這樣,童第周在經曆了一次次的失敗,感受了一個個寂寞的白天黑夜之後,終於完成了這項實驗任務,而他也成為當時唯一一個能成功完成剝除手術的人,並因此震動了歐洲生物界。就連勃朗歇爾教授也連聲稱讚他道:“童第周真行!中國人真行!”因為就連教授本人搞這個實驗幾年了都沒有成功。之後童第周更是用這種不怕寂寞、不怕失敗的精神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

童第周的這些成績也是在教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寂寞,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遇到失敗,我們不能害怕寂寞,更不能畏懼失敗。隻要能靜下心來感受寂寞,能好好地把握失敗,就可以收獲成功,就可以品味成功。

在人生的路上,會遇到很多事情,高興的、悲傷的、成功的……我們的內心可能會經曆各種情感衝擊,酸、甜、苦、辣。我們麵對這種經曆時,不要去閃躲,而要努力地去麵對,細心地去品味。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感悟生活,還可以更好地品味成功!

蘇倫斯是英國某企業的老板,他在談到創業之路時感慨地說:“我覺得自己太孤單、太寂寞了。可是,我明白,這是創業之路上必須忍受的。”

他最初隻是某家公司的職員,當時工作非常辛苦。在到這家公司之前,他也曾有過其他幾次工作經曆,深知其中的苦辣酸甜以及競爭所帶來的壓力。在這家公司裏,他幾乎從不懈怠。他自己工作起來就沒有星期天,別人在周末與朋友聚會的時候,他不是在處理公事就是在學習。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以外,他還十分努力地學習。用蘇倫斯自己的話說:“我時刻與寂寞相伴”。

後來,蘇倫斯的工作越來越出色,對工作流程,以及整個行業也非常熟悉了。他決定自己當老板,開始做起了真正的屬於自己的事業。他說:“我恨不得一天有25小時。自己當了老板後就更加忙了,除了在工作上的聯係,其餘時間很少能夠與朋友坐下來閑聊。”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任何一個想要創造事業,想要在人生之旅上贏得成就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可能要與孤獨和寂寞相伴,其內心的熱情支撐起孤單的生命狀態。因為有信念為依托,這種孤單並不寂寞,一個人在寂靜獨處的世界裏,單獨而不寂寞的感受正是來自一個人成就靈魂的支撐。

每一個獲得成功的人,在他的身後,必將有一段不為人所知的艱辛、寂寞、孤獨的曆程。任何一個要想獲得成功的人,任何一個要想有所成就的人,任何一個要想出類拔萃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曆孤獨與寂寞的磨難。隻有這樣,我們的靈魂才能升華,隻有經受住這樣的磨難,事業才能蒸蒸日上,隻有這樣才能心想事成。如果你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你不甘心平凡,如果你渴望成功,那麼,你就不要懼怕孤獨與寂寞與你為伴。

是孤獨寂寞造就了莊子、尼采、貝多芬、曹雪芹、錢鍾書、愛因斯坦、蘇格拉底等最優秀的人。他們潛心探索實現自身理想,而很多時候陪伴他們的隻有寂寞!寂寞絕不是封閉、愁苦與自憐,也不是一種無奈與悲傷,而是人類超越自我的一個必經階段。

讓孤獨寂寞與你同行,成功才會跟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