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一個玉人(1 / 2)

號外,號外,皇帝袁世凱駕崩。快來看啊。”

京城琉璃廠的大街上,報童們都在賣力地喊著。

這一陣子有太多的新聞出來,報童的生意也分外的好。

溥儀下台了,孫中山,黎元洪,袁世凱都先後的成為新聞人物。中國社會動蕩,不知何去何從。

現在袁世凱也死了。大家不知道是高興,還是迷茫。連北京琉璃廠這個古老的地方,也跟著湧動。

先是有人剪了辮子,又有人為了辮子自殺了。現在街上更多的是留著齊肩長發的男人,可是前額卻是光溜溜的。看著有點可笑。

“慶喜,去買張報紙。我得看看,這袁大頭是怎麼死的?”說話的就是馬佳俊勇,二十多歲,不到三十。

留著平頭。雖然身穿著長衫,卻難掩眉宇間的英氣。

他是旗人,鑲黃旗,是皇親,祖輩都深得皇上重用。是戍邊的王爺。直到馬佳俊勇的太爺爺才回到北京。由於有戰功,又是皇親國戚,自然大富大貴。

馬佳俊勇是他父親的小兒子,自幼學習弓馬,飽讀詩書,是一身的文治武功。父親世襲的王位,馬佳俊勇也被稱為小貝勒。

可是辛亥革命以後,清朝滅亡。父親也在鬱鬱中離開人世。諾大個家業也都被哥幾個分了。

可是幾個哥哥,都是十足的紈絝子弟,八旗遺風。隻會提籠架鳥,聽戲耍錢。還過著以前的生活。時間不長,也是坐吃山空。

可是馬佳俊勇與他們不同,雖然為了生活,也不得不把分到的東西,送到琉璃廠去變賣。可是慢慢的對古董行產生了興趣,拜了老師學習。家裏的東西多是大內賞下來的來自宮裏的東西,哪是平常人可以見到的,馬佳俊勇見過的好東西自然比他的老師多多了。

沒多久,馬佳勇俊憑著自己學來的本領,和豪爽義氣的性格在琉璃廠闖出一片天。開了個規模不小的古董店取名“亙古齋”,日子也過得風生水起,雖然沒有當年的威風,可是也算是高門大戶,而且在古玩行也頗有名氣,畢竟見過那麼多宮裏東西的人不多。

慶喜從外麵回來了,手裏麵拿著今天的報紙。恭恭敬敬的遞給馬佳俊勇。

馬佳俊勇抖開報紙仔細的看了起來。正看著,一個人走進店內。這人個子不高。身材瘦小。

兩隻眼睛滴溜亂轉,穿著一身黑褲褂,腳步很輕,走路一點聲音都沒有。

要不是慶喜喊了一聲:“您來了八爺。裏麵請。”

馬佳俊勇都不知道這人進來。馬佳俊勇聽見了,可是眼睛都沒離開報紙,也沒和這人說話。

這人叫做程八,祖上就是馬佳王爺府的包衣,後來這亂世混跡於江湖,成了京城有名的“佛爺”。

“佛爺”是京城江湖上對小偷的別稱。

程八來到馬佳俊勇的麵前,恭恭敬敬的打了個千:“小貝勒,您吉祥?”

馬佳俊勇這才放下手裏的報紙,看了看程八:“前朝往事別提了,如今是民國,不興這個。哪陣香風把八爺您給吹來了?快坐。慶喜,快給八爺看茶。”

程八受寵若驚的用半拉屁股虛坐在馬佳俊勇旁邊的太師椅上。盡管現在程八已經不是馬佳家的包衣,盡管現在是各活各的。可是程八還是對馬佳俊勇禮敬有加,甚至有那麼一點點害怕。

不過馬佳勇俊卻很不喜歡程八這樣的人,倒不是因為他家曾是王府的包衣,隻是不喜歡和“佛爺”打交道。

程八來找他不過是要銷贓,不管是他偷到了什麼東西,馬佳俊勇都不想收,畢竟那東西來路不正。

此時慶喜端上了一杯茶,放在了程八的麵前。

看到馬佳俊勇不說話,程八也隻好無趣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馬佳俊勇不經意的一抬頭,看見一個洋人從街對麵的古董店出來,手裏還拿著一個布包。

不禁皺了皺眉頭。前幾天聽說有人把洛陽山裏佛洞的石造像“帝後禮佛圖”愣從石壁上鑿了下來,賣給外國人。氣得馬佳俊勇牙根直癢癢,雖然現在中國的未來不知何去何從,可是馬佳俊勇還是認為,這些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不應該跑到外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