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憋回去了,可老鄉到底是笑出來了。他邊笑邊確認小男孩是否真的經常踢足球。這時,小男孩有點不好意思了,說:“真的呀,嘿嘿。”然後,兩頰緋紅。老鄉再次向他確認:“你說你經常踢足球,真的嗎?能踢動嗎?一分鍾能顛多少個?”小男孩笑了笑,嘟嘟的臉如中秋之月,說一分鍾能顛多少個,然後訕訕地又回到他的餐桌去了。
小男孩看上去也就十三四的模樣,挺胖,絲毫沒有能夠縱橫馳騁球場的氣質,倒有著與他的年齡極其不相適應的單純:在北京,四五歲的孩子身上便帶有濃烈的設防意識,還很少見過隻身一人在公眾場合跟陌生人聊得這麼投入的少年。
我跟老鄉打賭,這孩子與他肯定前世有緣,否則,像快餐店這種地方竟然一見如故,實屬罕見。
我們還沒開始聊賭注呢,小男孩又走到我們餐桌旁。這次,他就那麼靜靜地站著、很不好意思地笑著,像個被戳穿謊言的孩子,又像受傷的小鹿。
我說:“嗨,小帥哥,你看他這花白的頭發,他可是個華僑,他也會踢足球。”
聽我這麼一說,小男孩“啊”地一聲驚呼。這時,老鄉不得不忙活起來了。麵對小男孩洪水猛獸般的發問,他各種解釋,比如何謂華僑,華僑與白發之間有無關係,像他為何不能稱之為華僑,他的球技,他支持的球隊,又對英格蘭、意大利、巴西、阿根廷、美國等國家隊做了一番評述……老鄉娓娓道來,小男孩聽得津津有味,大有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的狂喜。老鄉說得口幹舌燥,小男孩聽得兩眼直發,一旁的我則笑得一口飯菜噎在嗓子差點咽不下去。
後來,老鄉突然話題一轉,問小男孩他爸是否掙錢很多,否則怎麼能去那麼多國家看球賽。小男孩說他爸是工程師,掙錢不多。老鄉接著問到:“那就是你媽很有錢了?”聽了老鄉這個問題,小男孩嘿嘿笑了兩聲,什麼話都沒說竟然走了。老鄉長舒一口氣,如釋重負,然後才開始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他可真是餓了。
事後,我告訴老鄉,這孩子走了有兩種可能,一是他的確在你說出這句話的同時決定要走,二是他媽媽的確很有錢而他爸卻是個小工程師。
老鄉和我異口同聲地說到:“第二種可能最大。”
多麼可愛的一個孩子,以他的童貞留給我們抹不掉的歡聲笑語。祝他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