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都在被人操控?
讀《麥田的守望者》時,我們不禁為裏麵的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捏著一把汗。這位主人公總是搞不明白自己為什麼一定要按照那些固有的規矩做事,因此表現出抵抗情緒,且積極地逃避現實。他的叛逆舉動正好觸動了我們的某根神經。當他第四次被要求退學後,他離家出走了。他是迷路的孩子,麥田裏的守望者的職責是保護他,把像他這樣衝向“懸崖邊緣”的孩子抓住,讓他們免受傷害,在界線以內盡情享受自由。
可以這樣說,任何自由都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我們的生活中事事都有規則,我們生活在規則製約下的有序生活中,企圖違反規則會受到懲罰。而這些懲罰本身又是為了讓我們的所作所為更加符合這些規範。
那麼是誰訂立了這些限製自由的規則呢?使得我們在反抗的同時又不得不被操控呢?是自然和人類智慧的造成的。
就整個宇宙而言,地球、太陽、月亮、星晨之間都存在著聯係。正是因為存在這些聯係,地球才得以日複一日運轉,草木得以生發。小到生存法則,社會規則,為人處事規矩等等,人生活在世界上,總被大大小小的規則約束著。在既定的大大小小的規則裏,人隻是宇宙萬物中微小的部分,我們不必去與某些規則抗衡,就像我們不必反對萬有引力把蘋果送到桌上。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利用規則為自己服務,而非擺脫規則的操控。我們可以一邊被人操控一邊學習如何操控他人。
在人與人之間,操控者和被操控者往往是規則造成的。訂立規則者必有超越常人的地方。他們可能在思維上高瞻遠矚,深刻了解對方。而在職場上,日常生活中,談判桌上,我們所麵對的新客戶不會主動接受你的規則。想要贏得客戶,就要將客戶拉入這個規則中來。首先我們先要搞清楚對方與我們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係。
細讀規則,深諳於心
蘇秦第一次遊說失敗後,回來苦讀薑太公的《陰符經》,苦讀一年後,他的政見有了變化而後世有了“頭懸梁,錐刺骨”的流傳,其刻苦程度可見一斑。這次他調整了遊說策略,改先說服弱小國家。這次他竟然說服了燕王給他提供經濟來源。後來又說服了楚國和其他國家,成為六國的輔相。而曆史上蘇秦所謂的“合縱”,即聯合六國來共同抵禦秦國。假如秦國對任何一國用兵,其他五國一起出兵共同迎戰秦國。結果合縱使得秦人恐懼,不敢窺兵於關中。使得“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
蘇秦改變策略的原因是:第一次遊說失敗的經曆。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利用規則的過程中失敗,個中緣由可能是對規則的理解不透,對實事的分析不透造成的。
由此可見:讀懂規則的人和不諳就裏的人對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蘇秦苦讀的前後對比說明深諳於心的人與不諳就裏的人有著天壤之別。這種深刻的讀與悟並非一朝之功,且讀懂了還需要進行實地的實踐。
所以,掌握規則需要細讀並反複實踐。談到實踐,從事銷售行業的人都有類似的經驗,無論老師講得多麼好,實地的操作和自己心理預期總是有差距的。既然是要將客戶拉進你的規則中,你對規則已經深諳於心,就剩下實踐了。是否能在與顧客短暫的交談中迅速掌握對方性格上的優缺點,摸清對方底細這就是在考察你的觀察力了。
鍛煉觀察力
喬·納瓦羅是前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他擁有25年的偵查經驗,能夠在與陌生人見麵交談幾分鍾內了解別人,並從對方的行為舉止看穿對方的心思。他認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進行“回想遊戲”(recall game)。
很多人對生活的細節不太在意,這並不是粗心,而是習慣問題。我們發現有的人與其他人談話的時候,即使對方隻見過幾麵也能談上半天,話題無非是幾次碰麵的服飾,地點,聊天的內容。而很多被認為貧乏沒有話題的人,就是那些平素不留意生活細節的人。無論你是哪一種,都有可能通過“回想遊戲“來改變自己。因為你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進行回想。比如,當你離開朋友家後,閉上眼睛回想你進去的時候看到了什麼。盡量詳細地回憶:空間,家具,裝飾,人物,大家在做什麼等等。時間久了,你便能在進門時便對對方的環境有清楚的認識了。並且,練習需要更進一步,不要僅僅停留在對周遭環境的認識上,還要問問這些代表什麼,有什麼特殊意義?比如,客廳的衣帽架上放著一頂女士帽子,但是沒有看到女主人。那麼可以判斷她在家或可能在其他房間。你這個判斷的對錯無所謂,重要的是你正在訓練自己成為觀察員。
環境的觀察是必需的,那麼與陌生人見麵,如何捕捉對方的性格,心理等信號呢?
雙腳的動作比臉部表情可靠
大多數人通過觀察對方的麵部表情來判斷對方,而納瓦羅卻認為臉部表情可以裝,應該先觀察對方雙腳的動作,因為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偽裝腳的動作。他認為當你與人談話時,對方的雙腳不是朝向你而是向別的方向,說明對方想盡快結束這場談話。假如對方的雙腳突然交叉,可能對方感到緊張或者受到威脅。而那些比較自信的人則習慣於坐下後身子向後移動,然後翹起腳。
行為的觀察
盡量不要隻觀察剛開始碰麵的幾分鍾,那樣你得到的信息不夠充足,而在談話的中後段更能看出對方的真實意圖。當對方觸摸頸部或者拉拉項鏈的時候,意味著對方的話題變多,而情緒上也沒有剛才穩定。假如對方將手放在腿上來回搓,說明對方內心比較緊張,借此來舒緩自己的情緒。
肢體語言
肢體是最容易透露人個性的,日本管理顧問武田哲男歸納出幾種常見的習慣動作,供我們參考。他發現喜歡眨眼的人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與他們交往最好直接說明自己的意圖。而對於那些總是盯著人看的人,最好不要太熱情或者開玩笑,因為他們是警戒心最強的一類。那些愛在談話中逐漸提高音量的人性格非常隨和,不拘小節,所以與他們溝通,最好是想辦法與之套交情。有很多客戶喜歡坐下來就翹腳,對待這類顧客要部署周密,因為他們大多都比較自信,是拍板的類型。雙手習慣性環抱胸前的人行動力強,謹慎而習慣堅持己見。
可以這樣說,操控人者均為掌握規則者。仔細觀察,你一定能發現在你身邊有很多善於操控他人的人,雖然他們也被世間普遍的法則所操控,但是總能在條條框框中遊刃有餘,我們不得不說,這才是智者。
2 無時無刻不在的思維操控
世界的每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觀念的改變,觀念變化的方式不同,有些是刻意的,有些是無意的。誠然,對人毫無思想撞擊的思維操控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說,思維操控的過程是接受新東西的過程。真正意義上的思維操控是有係統方法的,是在對人進行觀念的灌輸,從而改變人原來的思想和態度。
現代社會裏我們最常見的是隱性思維操控:無處不在的廣告,宣傳,電影,甚至報刊媒體也成為思維操控的工具。而生在其中的我們,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思維操控者和被操控者。有時,我們看到有人在微博上發表了一段言論,觀點無比新奇而有趣。而當你接受了這個觀點,你的思維其實已經被操控了。如此簡單,而操控這件事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對象是誰呢?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的教育,會逐漸形成一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而思維操控,正是針對這些生活經驗和價值體係進行的,目的就是消滅這些價值體係,建立有利於自己利益的價值體係,從而達到影響和控製別人的目的。
關於思維操控是怎麼進行的,弗洛伊德曾指出,“意識就像是露在海麵上的冰山頂端,在海麵下,也就是在人的意識之外,還有潛意識的存在。潛意識就是那些我們努力想要忘掉的不愉快,不恰當,或者醜陋的想法或者衝動,它們通常不能被現實認知,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得不到認同和滿足。”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弱點、欲望以及共鳴,同感等情緒,給施洗者的灌輸打開了方便之門。直接摧毀一個人的價值體係基本是不可能的,隻有通過撼動其中的短板來實現,這些弱點正是施洗者得以對我們實施思維操控的原因。
有位朋友是高知,獨立性和行動力極強,作為記者在自我意識方麵絕對是強悍的。但是最近他在買車過程中,思維被徹底改變了。
買車前他找了一位好友到處去看車展,琢磨車的性能,價格,回來還抱著一尺多高的各種車型的海報。朋友無比考究的作風,對車的精通都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個多月過去了,車還沒買到。原來剛入門的他看車時不是嫌車軸間距小了,就是覺得SUV比家庭用的氣派,或者就是明明可以隔音效果更好的,卻偏偏達不到他的要求。最後朋友的老婆受不了了:“不就是買個車嗎?怎麼開始做研發了。”他才意識到,自己被改變了。
我們並非不容易被操控,僅僅是沒有碰到適合的施洗對象。都說專注的人不容易被操控,有時候非常專注地做某件事反而會被操控。
被操控的人想要逆襲,就要心理始終保持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要偏聽某人的意見,而是多方征集意見。這樣靠自己的判斷也能分辨出思想是否已經發生改變。
思維操控的出發點多跟利益有關,抓住人的匱乏點,弱點進行。就拿當下最流行的星座說來看吧,下至10歲小孩上至40不惑的中年人,有幾個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星座的?如果有人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星座的,似乎代表著他已經落伍了,他不是時尚體麵的人。再者還有各種各樣的保健保養觀念,流傳在大街小巷,輕易地席卷全球。人就像魚生活在水裏,時刻都在洗澡,而這水本身就有思維操控的作用。
被思維操控的人大腦結構並沒有發生什麼改變,隻是對事物的認知和情感等感性因素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被植入的新觀念被腦細胞不斷強化,持續刺激大腦皮層下的神經回路,來影響人的短期記憶。經過長時間的刺激,長時記憶也被控製了,從而改變了人的看法。當某種看法成為習慣性思維,思維操控就完成了。
哪些人容易被操控呢?
總是持懷疑態度的人
懷疑論者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獨到的意見,我們很少見到懷疑論者讚同什麼。這樣的人對異議最有抵抗力嗎?非也。要知道懷疑論者在懷疑他人的同時,對自己也是持懷疑態度的。他們往往對自己的生活不滿,從而產生了許多想法,因此對其他事物才有同樣的異議。當施洗者將一種觀點灌輸給他,他會在極力反對的同時心裏打鼓。如果對方不十分堅持,懷疑論者便以為對方無說教目的,也不會過分反對。這種看似目的不十分明確的交流方式,最適用於懷疑論者。
“夢想家”
我們所說的夢想家並非勇於探索的創造者,而是不切實際的人,滿腦子總裝著些不切實際的夢想。雖然夢想存於每個人的心中,但是渴望成功而又不付諸行動的人,是空懷夢想者,幻想有一天機會突然降臨,自己就成功了。這樣的人最容易被誘導,隻要施洗者給予一個完美的藍圖,目的地是夢想者所期待的,他很快就會站到你的一邊,並且會因為被激勵而十分振奮。
依賴性強的人
依賴性強的人有個通病,就是不愛獨立思考,總是習慣聽別人的主張,受他人的影響。假設當下潮流年輕人喜歡高鼻梁的外型,依賴性強的人就會被流行風擊中,自覺發現鼻梁高的好處。即使自己的臉上不適合高鼻梁,也會因為美容院的熱情而失去自己的判斷力。這類人是施洗者最好的獵物,基本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搞定他們。隻要將他們的視線引向你的目的地,他們就會說服自己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