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頂上,烽火台旁。
天朗氣清,渭水如帶,悠然東去。
鄭伯友飛馬上。
鄭伯友(唱)飛馬疾馳驪山頂,
聽說天子要舉烽,
鼓聲陣陣如雷動,
冒死進諫刻不容。
引火者舉火把列隊上。
鄭伯友慢慢慢著!
虢石父何人攔截舉火?
鄭伯友司徒鄭伯友。虢公,先王所置煙墩,乃為遇敵情而傳信諸侯,調集兵馬來京救援,報警而用,今日無故舉烽,是戲諸侯也,異日倘有不虞,即便舉烽,諸侯必不信矣,那時何以調兵救急呀?
虢石父大王今日與王後出遊驪宮,無可消遣,聊與諸侯為戲。
鄭伯友(跪下)虢公莫可,此非戲玩之物!
虢石父戲玩不戲玩,你不要管得太寬!
鄭伯友惹火要燒身,遇事就來不及了!
虢石父他日有事,與你無關,準備點燧!
舉火者下,鄭伯友搖頭歎息著下。虢石頭暗下。
樂曲聲中,褒姒在宮娥的攙扶下,緩步登上烽火台。
褒姒(唱)非曲直登台遠眺心寬暢,
翠鳥銜山水流長,
脫離宮禁渾身爽,
心曠神怡曉風涼,
乘車來到驪山上,
烽火台旁好風光,
觸景生情思家鄉,
日思夜想念褒郎,
褒秀啊!
何日聽你把歌唱,
朝朝暮暮在身旁,
黃金難把真情買,
思念褒城心自傷。
祭公易陪周幽王從一側上。
祭公易大王,驪山真的不愧是好地方呀!
周幽王是呀!
(唱)天朗氣清極目望,
渭河如帶飄東方。
溫泉水暖榴花紅,
驪山處處好風光。
天下之大莫王土,
美人不笑費思量。
虢石父上。
虢石父稟大王,烽火台點燧的狼糞準備已妥!
褒姒狼糞?要此何用?
周幽王美人不用著急,煞時你一看便知!
烽火台上相繼升起一股股白色狼煙。
周幽王王後,你看到了吧!這就是用狼糞點燃的狼煙!(以手示直)
褒姒噢?
(褒姒見狀,好奇,引起聯想。
褒姒(唱)狼糞奇臭農夫厭,
深埋地下免汙田,
天子居然點狼糞,
年邁還要把火玩,
小孩玩火燒了麥秸積,
被大人打的屁股疼幾天,
大王玩火象起炊煙,
誰來把大王耳光扇?
(褒姒發笑。
周幽王驚喜。
周幽王啊!王後,你笑了,啊!你笑了,你生得俏麗嫵媚,開顏一笑就更加楚楚動人!(上前忙將褒姒抱起,褒姒笑聲止。)
鼓聲陣陣。
諸侯們看到狼煙報警,紛紛率兵馬從四麵八方直奔鎬京,轉而到驪山烽火台下。
褒姒觀望,眾諸侯派兵將來到山下,旌旗獵獵,馬鈴叮當,一時戰車相撞,塵土飛揚,人馬雜遝……
褒姒(唱)戰鼓咚咚狼煙竄,
刹時大道滾塵煙。
四麵八方兵馬起,
旌旗獵獵湧驪山,
戰車相撞互埋怨,
人馬雜遝亂一團,
近途先到往回返,
遠道尚在路盤旋。
啊!這是怎麼了?
周幽王這就是為了王後一笑,我才不惜點燃烽火,戲弄諸侯……
褒姒啊!(吃驚)那為何人馬四起,相互踐踏,死傷無辜!
周幽王哈哈哈,王後有所不知,點燃烽火乃為國家出現危難,號令諸侯帶兵馬前來救援,要到驪山集結,那個馬敢怠慢?(故才人馬雜踏……)
褒姒難道,難道這一切就是為了我……
周幽王對了,這一切的一切,就是朕煞費苦心,隻要能博得王後一笑嘛,朕心足矣!
褒姒(驚怕,悔悟地)啊?
周幽王王後,笑呀,笑呀,你怎麼不笑啦?
褒姒哈哈,嗨嗨,哼哼(失態)
周幽王被笑駭。
褒姒心情複雜,怪異,萬千思緒湧上心頭,對照以往,感慨萬端。
褒姒(唱)從褒國,到鎬京,
從民間,到深宮,
從早到晚心驚恐,
不知錯對西與東,
君王擺頭就殺人,
肅殺氣氛罩宮廷,
隨王登上驪山頂,
一股狼煙直騰空,
諸侯聞訊心裏驚,
山下兵馬如潮湧,
人吼馬嘶風雷動,
好似螞蟻來圍城,
君王把一笑看得重,
全不顧眾兵將死與生。
一步不慎落陷阱,
捅下一個大窟窿,
怨聲周王來捉弄,
不該對我隱其衷。
陪他玩火笑一聲,
我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驪山之事當自省,
被人用做點火繩,
事後猶怕烽燧景,
戲弄諸侯患無窮。
思潮滾滾難平靜,
憂心忡忡心不寧。
內喊“報!”大內侍上。
大內侍啟稟大王,各路諸侯兵馬紛紛來驪山腳下集結,等候大王下令。
周幽王傳朕旨意,隻因烽火台久設不用,恐眾諸侯敵情觀念淡薄,今特來一次觀兵演陣。
大內侍是!(下)
眾啊!(驚)
切光。
——幕閉
第三場
幕啟,夜,申後在冷宮麵容憔悴,愁思百結。
申後(唱)天不明黃鳥叫令人心碎,
申後我在冷宮愁鎖雙眉。
金殿上進忠言反被他廢,
宜臼兒冒天顏貶往申國。
虢石父進褒姒大王迷醉,
寵幸她荒朝政群臣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