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信於孩子
郭汲,東漢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貫注重恩德,在當時聲譽很好。
郭汲在並州任職時,一次下去考察,途經美稷縣,當地的孩子們聞訊後,自發地聚集到一起夾道歡迎他。郭汲不知情,就問:“小朋友,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呀?”孩子們回答說:“聽說您要來,我們特來歡迎!”郭汲聞言趕忙下馬,一一答謝。在美稷縣辦完事後,孩子們又聞訊趕來送郭汲,並問他什麼時候返回。郭汲立即讓隨從計算返程的日期,告訴了他們。
由於事情辦得十分順利,返回美稷縣的日子比預期早了一天,但為了不失信於孩子們,郭汲下令在縣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一旦許諾於人,即使是煩碎小事,也一定要有結果;一旦與人有約,即使是一時一刻,也不能夠延誤,這就是“信”。做人一定要有信,一個無信的人,不可能會得到他人的尊重,也絕不會有大的作為。
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人。
——楊筒
烈馬養到死
北宋時期,翰林學士陳堯谘很喜歡養馬,家裏也飼養著很多馬匹。後來,他買了一匹烈馬。烈馬脾氣暴躁,不能駕馭,而且踢傷咬傷很多人。
有一天早晨,陳堯谘的父親走進馬廄,沒有看到那匹烈馬,便向馬夫詢問,馬夫說:“翰林已經把馬賣給一個商人了。”
陳堯谘的父親問:“那商人把馬買去做什麼?”
管馬的人說:“聽說,是買去運貨。”
陳堯谘的父親又問:“翰林告訴那商人這是匹烈馬嗎?”
管馬的人說:“哎,老爺,要是跟那個商人說了,這匹馬又咬人又踢人,人家還會買嗎?”
陳父很生氣地說:“真不像話,竟然還敢騙人!”說完就氣呼呼地轉身走了。陳父找到兒子就問:“你把那匹烈馬賣了?”
陳堯谘得意地說:“是啊,還賣了個高價呢!”
父親生氣地說:“混賬東西,你身為朝廷重臣,竟敢騙人!”
陳堯谘說:“我又沒強迫他買,馬是他自己看中的,他願意買,我就賣了。這哪裏是騙他。”
父親又問:“那你為什麼不告訴他這是匹烈馬呢?”
陳堯谘嘟囔著,說:“馬擺在那裏讓他隨便看,他自己看不出這馬性子烈,這可不怪我。”
父親更生氣了:“你這麼多年的書都讀到哪裏去了,難道你沒聽說過《不欺買主》的故事嗎?”
兒子搖搖頭。父親說:“都是我的過錯,你小的時候,我光顧著教你讀書誦經,很少教你怎麼做人。現在我就給你補補課,教你如何做人。唐朝在武則天執政時,有一位宰相叫陸元方,他想賣掉東京洛陽城裏的一所房子,一切手續都辦好了,隻等著買房子的人來交錢。買房的人來交錢時,陸元方說,這房子哪裏都好,就是沒有出水的地方,那個人聽了,立刻就說這房子他不買了。買主走後,陸元方的兒子和侄子們都埋怨他,而他卻說,難道我們可以為了錢欺騙別人嗎?”
兒子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父親又接著說:“你手下那麼多馴馬的高手都管不好那匹馬,一個到處流動的商人怎麼能養得了它?你不把事情告訴他,這不明擺著是在欺騙人家嗎?”
陳堯谘聽後羞愧地說:“您別生氣了,我知道是我做錯了,我這就去把買馬的商人找回來。”
於是陳堯谘親自找到那個買馬的商人說明了原因,把錢退給了買馬的人,自己把馬牽了回來,一直把那匹馬養到老死。
誠實,不僅是對別人的一種態度,更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態度。能誠實地對待自己的過錯,並勇於改正,那也可以為可信之人了。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
——程頤
誠實無價
有一個農民,本來家裏不怎麼富裕,住在土坯蓋的房子裏。後來改革開放,他大膽地下海經商,不但賺了很多錢,還當了公司經理,於是就想拆掉老屋,蓋一所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