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換一種方法(1 / 2)

家長和班主任,是擋在趙斯卓前往籃球隊路上的兩塊攔路石,兩塊石頭都要搬開,權衡一下趙斯卓還是覺得家長這塊比較重要,而且萬一先找班主任談不攏的話,班主任一定會把趙斯卓的這個危險思想告訴家長的,那時候腹背受敵就真的無力回天了。

由於心中鬱悶,趙斯卓今天的運動量足足比平常多出來一半,可即使這樣,趙斯卓依然沒能榨幹自己的精力,躺在床上依然有精力生氣。

孫小平和趙南海對趙斯卓什麼都好,就是對趙斯卓的期望有點大,哪怕知道趙斯卓不是學習的料,可在計劃中依然把趙斯卓放在了一個好學生的位置上,一旦趙斯卓超出這個計劃一點點,孫小平和趙南海就會用盡一切辦法把趙斯卓趕回去。

來自未來的趙斯卓現在自然可以宣判這種教育的失敗,因為有了孫小平和趙南海的這種約束,使得趙斯卓在學習方麵取得的成績不大,在其他方麵,比如說社交,組織,團隊等等方麵也沒有絲毫發展。

如果我是一個大人,是絕對不會用這樣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趙斯卓恨恨的想著。

哎,對了,我就是一個大人啊,重生的時間太長,趙斯卓已經不自覺的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可是如果把自己放在一個成年人的位置上,會如何解決這件事情呢。

想解決事情,就要分析事情。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趙斯卓究竟應不應該進入籃球隊,如果是重生之前,趙斯卓的答案是不應該,但是現在重生了,這個答案就變成了應該,因為趙斯卓確信自己的以後不會因為錢而發愁,俗話說得好,飽暖思**,錢財沒問題,趙斯卓現在當然要為自己生命中的女人做準備了。

既然堅定了目標,那麼就要分析這件事可能成功的概率。同樣,家長和班主任是邁不過去的兩道坎,必須先說服他們自己才能順利的進入校隊,而在選擇先後順序的時候趙斯卓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王小鳳和趙南海的意見的確重要,可是兩人的脾氣趙斯卓最為了解,絕對不會輕易改變讀書第一的念頭,而且在他們麵前,趙斯卓受到了天然的等級壓製,連說服都理由都說不出來就被全盤否定,而再說就會被列入強嘴之列,趙斯卓哪怕有理也講不出。

可如果先去找班主任呢,班主任肯定會和你講道理,而不會像孫小平趙南海那樣直接否定,然後,就要看自己的道理能不能勝過班主任的道理,如果能把班主任說服,那麼孫小平和趙南海那裏,可能讓班主任去溝通一下效果最好,天啊,我竟然在主動的要求叫家長!太可怕了……趙斯卓慢慢盤算著,看看這個計劃有沒有成功的機會,就這樣想著,趙斯卓睡著了。

趙斯卓的班主任叫張璞霞,四十來歲,長得很瘦,身體不好,甚至有一回在上課的時候就暈倒在了課堂上,所以趙斯卓這一屆,是張璞霞唯一帶過的一屆學生,其認真程度用鞠躬盡瘁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張璞霞教的科目是政治曆史,政治曆史,不就是教人講道理的,講道理嘛,前提就是要公平公正,雖然趙斯卓並沒有與張璞霞單獨相處過,但身為政史老師還是班主任,趙斯卓相信張璞霞並不會像孫小平和趙南海一樣武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