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詭辯的後續(1 / 2)

“情況怎麼樣,給咱們什麼處分了。”趙斯卓一出門口就被隊員們圍了起來,七嘴八舌的問道。

“沒事了沒事了,大家該幹嘛幹嘛去吧。”趙斯卓揮揮手說道。

“我靠,真的假的,咱們就這樣沒事了?你跟管福林說什麼了。”劉洋這時候插嘴道。

“講道理唄,講講就好了啊。”趙斯卓輕鬆的說道。

……

管福林什麼脾氣劉洋可是知道,小事可以不管,但大事從來不馬虎,自己這些人在校園裏喝酒打牌拉電線,已經是除了打架之外最惡劣的行為了,管福林能這樣放過自己?劉洋隔著窗戶偷掃了一眼管福林,看管福林正愣神呢,好像真的不管自己了,馬上招呼隊員們趁著管福林被趙斯卓忽悠暈的時候快走,要不萬一老頭子明白過來就不好跑了。

喝酒打牌當然不是小事,但和趙斯卓所說的全國戰略性方針比起來就小的不能再小了,管福林也是有感而發,當即拿起筆來給自己的老上級,一同轉業回來擔任石州市的教育局局長的馮國政寫了一封信,把今天趙斯卓的想法寫在了上麵,也談了自己的一些感想,然後第二天便郵寄了出去。

馮國政在軍隊的時候一直做到了野戰軍副師級的位置,轉業之後居然當了教育局長,雖然說教育局長也是一個肥缺,但在馮國政看來自己戎馬一生最後卻成了一個“文官”,有點沒麵子,在老同事麵前抬不起頭,老想著找個什麼機會再進一步,或者哪怕平調也行啊,總之馮國政是不想在教育局的位子上呆著了。

當官想進步一靠的是門路,二靠的是政績,馮國政作為一個轉業軍人,級別雖然大的很,但地方上哪有那麼多位置來安置,能被安排在小了一級的教育局已經算是馮國政夠折騰了,想在進一步就隻能靠馮國政自己的能力了。

所謂政績,一是實實在在的功績,比如說升學率提高,教育人口普及等等,而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標新立異,提出一種新的看法,針砭時弊,引起人們的注意。

管福林的這封信給了馮國政一個契機,信上的這個想法大膽,新奇,而有貼近現實,尤其是很適合教育局長來闡述這個想法。管福林立即動筆,再三斟酌,把這個想法真正的展開討論。

可能趙斯卓提出這個想法隻是為自己推脫責任,但在馮國政看來,從這個想法裏能夠引申出很多的東西,比如說其中一條就是“重文輕武”,武是什麼,在古代是強,是勇,在現代就可以引申為工匠技術,如此例子,不勝枚舉。寫到最後,馮國政寫上了自己名字,想了想把管福林的名字也寫在了後麵,最後猶豫了一下,把趙斯卓的名字也寫在了後麵。

同樣一篇文章,也要看是誰寫的,如果是趙斯卓寫的,給哪個報紙都得給扔出門去,不過馮國政就不一樣了,堂堂教育局長,寫的又這麼吸引人的眼球,石州日報立即安排在了頭版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