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趙斯卓自從高中畢業之後第一次在球場上打這樣比較正規的球賽,趙斯卓忽然發現者自己一下子不適應了。
這種感覺很模糊,趙斯卓也說不出來是哪裏不對,但從韓棟統計的數據中就能看出來,趙斯卓的得分,隻占到了二隊得分的三分之一,這和高中時候一半起步上不封頂的情況簡直天差地別,而且趙斯卓的命中率也下來了,所有的投籃加起來,正好百分之五十,這還是兩支隊打著玩沒有加強防守的緣故,要是真防守起來,趙斯卓的外線投籃恐怕還要打一個折扣,連百分之五十都到不了了。
雖然對於趙斯卓來說這是一個壞消息,但這也意味著在大學裏籃球技術的飛速發展,趙斯卓那種鶴立雞群的的優勢已經不再那麼明顯,趙斯卓摸摸鼻子,對這樣的情況很不爽。
其實不光趙斯卓有這個感覺,所有人從一個環境來到另一個環境之後,總會有不適應的,何況高中和大學的差距如此巨大,看著趙斯卓不滿意的狀態,許琳等人仰天長歎,趙斯卓你一來就能讓教練專門照顧,拿到三分之一的得分,還不算助攻,這少嗎,少嗎,想想自己,大一來了以後還不是被大四的學長欺負一年,一年之後才能獲得出場機會的,你還不滿意,那讓自己可怎麼活啊。
這時候就到了韓棟對比賽進行點評的時候了,韓棟對於校隊的每一場比賽都會點評,許琳他們都快聽膩了,因為每一場球員的狀態不一樣,發揮也就不一樣,韓棟總能找到一個可以批評的,而就算韓棟不說,這一場發揮不好的球員下一場沒準也就發揮好了,指望著一個點評就能提高籃球水平,開什麼玩笑,隊員們更多的吧韓棟的這個行為當成了韓棟的個人愛好,認為韓棟當年就是挨教練批評太多了,現在做了教練要把當年的委屈全發泄到自己身上。
但韓棟打了半輩子的籃球,吃過見過,就算廢話多了一點,也是有他的真知灼見在裏麵的,比如說對趙斯卓的評價,就很讓趙斯卓受益。
“趙斯卓……你的最大問題就是你的進攻手段太多了,在高中你這麼玩還可以,但是到了大學,你看看你的那些突破投籃有什麼用,輕易的就被許琳防下來了。”韓棟說道。
“哪有……”趙斯卓一臉黑線,就算自己突破許琳的確費點力氣,但許琳怎麼可能防住自己,要不然自己那麼多的得分是哪裏來的。
趙斯卓剛要反駁,韓棟就打斷了趙斯卓:“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你看你非要在頂弧拿球,浪費了多少體力,你現在有了這麼好的身體條件,還突破幹什麼,壓著許琳過去也可以啊。”
“所以?”趙斯卓還是沒有明白韓棟想要說什麼,後衛,不就是要在外線拿球嘛。
“你在高中培養出了良好的投籃,這我很欣慰,但是在這裏,你還要學會一點獨家本領,就是那種無論別人怎麼防你,你都能夠得分的本領。”韓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