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係,是繼承與發展的關係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十五大報告同樣強調:“作為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的鄧小平理論,是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論。”並明確指出:“在當代中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係。”在這裏,對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之間的關係作了科學的判定,即繼承和發展的關係。繼承就是指基本原理的堅持,發展就是指在新的實踐中的創新,這反映了作為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係的特點。就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來說,雖各有自己的獨創性、係統性,有反映不同發展階段要求的具體豐富的內容,但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後者是在不同時空範圍內對前者的繼承、豐富和發展。
從曆史的淵源上看。黨的曆史上的第一次飛躍,發生於民主革命時期,並延續於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是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第二次飛躍,發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後,開始找到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在理解兩次曆史性飛躍之間的關係上,主要是怎麼看社會主義製度確立後到毛澤東去世這二十年,即社會主義建設的前二十年。就是說,這段曆史同兩次飛躍是什麼關係,是包括在第一次飛躍之內,還是一點貢獻都沒有的曆史空白。誠然,在這期間出現過“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這樣嚴重的錯誤,給黨和社會主義事業帶來重大損失,但同時必須肯定,這是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失誤,是探索自己建設道路中的曲折。鄧小平在指出這二十年主要是“左”的錯誤的同時,他又多次指出:“我們盡管犯過一些錯誤,但我們還是在三十年間取得了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過的進步。我們的經濟建設曾經有過較快的發展速度。”“三十年來,不管我們做了多少蠢事,我們畢竟在工農業和技術方麵打下了一個初步的基礎,也就是說,有了一個向四個現代化前進的陣地。”這是對毛澤東時期曆史的總體的評價,辯證的思維,是符合曆史實際的,也反映了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正確理論的曆史依據。由此可見,上述二十年應是第一次曆史性飛躍的延續,同時又是第二次曆史飛躍的準備。
一方麵,毛澤東時期留下的曆史遺產,為第二次飛躍作了必要的準備。這主要是:第一,毛澤東領導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從而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也為實現第二次曆史性飛躍作了基本製度的準備。很顯然,如果沒有社會主義製度的確立,後來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都不可能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因為隻有社會主義才有可能使中國現代化建設獲得成功,而改革是社會主義製度的進一步完善,如果沒有社會主義,這一切都無以說起。第二,在毛澤東領導時期取得的重大成就,為後來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準備了相當的物質、技術和人才的條件。鄧小平在充分肯定毛澤東一生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時候說過,因為他的功績而諱言他的錯誤,這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因為他的錯誤而否定他的功績,同樣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這是我們評價曆史應取的態度。美國學者莫裏斯·邁斯納曾針對某些人對毛澤東時代取得的物質成就閉口不談的情況,寫了《為了建設新中國》一文,用他的研究成果說明毛澤東時代遠非是現在普遍傳聞中所謂的經濟停滯時代,而是世界曆史上最偉大的現代化時代之一。他說,新中國的經濟是以一個小小的工業生產基地為發端,在物質資源最貧乏的基礎上,在充滿敵意的國際環境中和極少外援的情況下,中國在1/4世紀的時間內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主要的工業大國。他認為,毛澤東發展策略的主要問題和不足中的大部分都是高速工業化的副產品,如果不正確評價這個基本事實,就無法理解在毛澤東之後時期占支配地位的改革。如他文章副題所標的這是“外國人眼中的毛澤東時代”。江澤民在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傑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的講話中說:“兩彈一星”的偉業,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如果不是毛澤東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果斷決策研製“兩彈一星”並取得成功,我們今天在國際鬥爭當中就不可能有這樣硬的腰杆,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第三,毛澤東以高超的外交鬥爭藝術在國際上樹立了新中國的形象,贏得了廣泛的同情者、支持者,爭取了一個和平的,對我們有利的外部環境。毛澤東生前,在全世界一百三十多個獨立國家中,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已有一百一十多個,其中特別有意義的是打開了中美建交大門。中美關係正常化解決了外交關係中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沒有這個正常化,今天的改革開放要困難得多。毛澤東為新中國在國際上樹立了不怕鬼、不信邪、捍衛和平和正義的形象,爭取了廣泛的朋友,為我國和平建設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相對有利的國際環境,也為後來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創造了外部條件。第四,毛澤東的許多思想理論遺產,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了有長遠意義的思想理論準備。這將在下文作進一步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