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和平統一設想的內在邏輯發展(1 / 2)

“一國兩製”的構想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黨的第一代領導人提出的有關解決台灣和香港問題的方針政策,尤其是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設想,有著內在的邏輯聯係。

如前所述,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嚴峻的軍事對抗局勢初露和平曙光之時,毛澤東、周恩來就提出了爭取以和平方式統一台灣的設想。60年代又提出過“一綱四目”的對台方針,並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在這個設想中始終貫串著對和平統一祖國具有開創性的幾個原則要點。

1.解決台灣問題有兩種可能的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條件下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關於“爭取和平解放台灣”的設想,最早見諸文獻記載的是1954年12月5日周恩來與緬甸總理吳努的會談記錄。周恩來說:“如果美國政府願意緩和緊張局勢,從台灣、澎湖和台灣海峽撤走它的一切武裝力量,停止幹涉中國內政,那麼,台灣就有和平解放的可能。”1955年4月,周恩來率政府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行前,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指示:“可相機提出在美國撤退台灣和台灣海峽的武裝力量的前提下和平解放台灣的可能。”在這一期間,周恩來指出:“為了實觀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正義要求,中國人民有權用一切方法解放台灣,包括和平解放的方法”。為了促進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實現,同年6月41日,周恩來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進一步表示:“我們願意同台灣當局協商和平解放台灣的具體步驟和條件,並且希望台灣當局在他們認為適當的時機,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適當的地點,同我們開始這種商談。”

1956年,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進一步推進和實施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並提出了一些具體政策。1月25,毛澤東在第六次最高國務會議上宣布:“國共已經合作了兩次,我們還準備進行第三次合作。”1月30隻,周恩來在全國政協二屆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治報告》中,進一步闡明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他說:“中國政府一年來曾經再三指出:除了用戰爭方式解放台灣以外,還存在著用和平方式解放台灣的可能性。凡是願意回到大陸省親會友的,都可以回到大陸上來。凡是願意到大陸參觀學習的,也都可以到大陸上來。凡是願意走和平解放台灣道路的,不管任何人,也不管他們過去犯過多大罪過,中國人民都將寬大對待,不咎既往。”7月間,曾在抗戰時期擔任過蔣經國的贛南公署高級參議和《新贛窿目報》總編輯、總經理的曹聚仁,以《南洋商報》特派記者的身份從香港到北京訪問。對此,中共中央給予特別關注。周恩來在與曹聚仁的三次談話中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對和平統一祖國的真誠願望。他說:“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有過兩次,第一次合作有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戰的勝利,這都是實。為什麼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並表示:我們對台灣,絕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談。中共說什麼,要怎麼做,從來不用什麼陰謀、玩什麼手法的,決不做挖牆腳一類的事。

2.堅持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這是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前提。早在1955年2月,周恩來在係統闡述中共中央對台工作的原則立場和方針政策時就指出:我們的原則立場是;“台灣是屬於中國的。這是不容爭辯的。不解放台灣,決不罷休。”我們的方針是:“隻要美軍撤退,台灣可以和平解放。”放們策略是:“決不能答應沿海島嶼停火,防止將台灣與沿海島嶼分開;決不能無條件到聯合國去,防止在聯合國造成兩個中國合法化的形勢;決不能同意允許什麼台灣‘中文化’或”托管的辦法。“1956年3-7月,周恩來多次表述過”和為貴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相見以誠“等政策主張。這些政策主張,都是以堅持一個中國為前提的。如7月間,他在會見曹聚仁時說:台灣是內政問題,愛國一家,為什麼不可以來合作建設呢?”隻要政權統一,其他都可以坐下來共國商量安排的。“10月3日,毛澤東會見第二次來京的曹聚仁時,明確地提出了和平解決台灣”大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毛澤東說:台灣隻要同美國斷絕關係,回歸祖國,其他一切都好辦。台灣可派代表到中央參加政務領導等等。1958年炮打金門之後,毛澤東再一次闡述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具體政策。其中首先強調”一個中國聯蔣抵美“毛澤東說:隻要蔣氏父子抵製美國,我們可以同他合作。我們讚同蔣介石保住金、馬的方針。隻要不同美國搞在一起,台、澎、金、馬都可由蔣管,可管多少年。但要讓通航,不要來大陸搞特務。明確主張”台、澎、金、馬整個地收複回來,完成祖國統一,這是我們六億五千萬人民的神聖任務“從而粉碎了美國妄圖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他一再嚴正聲明,”我們反對‘兩個中國’,蔣介石也反對‘兩個中國’,我們有一致之處,有共同點這是中國內政,外人無權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