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學
(空軍工程學院社科係副教授)
從價值哲學視角反思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複雜性是不爭的事實,但在多元化價值觀的角逐中,實力價值明顯處於改革開放的重要位置,它的實踐及其效用,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文試圖從實力價值視角對改革開放30年的核心價值做一些思考。
一、實力價值的理論基礎
實力價值是以人的現實能力為最高追求的價值理念。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理論走向和實踐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潛在的東西就是價值觀念的變化,而實力價值便成為這個時期中國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取向。其理論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決定了實力價值的普遍意義
社會主義發展靠什麼,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麼?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這個問題我們並非十分清楚。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是隨著實踐的深化而不斷發展的。鄧小平同誌明確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命題,並強調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然而,解放生產力靠什麼,發展生產力靠什麼,歸根結底,還是靠實力,靠發展,這種社會主義本質的定位,為實力價值奠定了社會基礎。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彰顯了實力價值的社會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一個重要的理論導向,就是否定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國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這在很大程度上確立了實力價值的作用。因為,經濟發展靠什麼?靠科學,靠教育,靠人才,實際上還是實力的較量。中國經濟30年的發展,正是靠經濟實力使中華民族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3.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奠定了實力價值的實踐基礎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是中國經濟運行方式的重大轉變。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在蘇聯模式的影響下,把計劃經濟作為社會主義製度的本質特征,堅持以國家指令性計劃配置資源,後來卻逐漸製約了社會能力的充分發揮,阻礙了生產力的長足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激發了社會發展的活力,加速了我國經濟的快速上漲。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價值規律在經濟運行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市場經濟的角逐中,實力價值起著決定的作用。
4.發展是硬道理,提供了實力價值的理論保障
新中國成立以來,毛澤東就很重視發展問題,但真正把精力用在發展上,並作為硬道理加以重視,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事。那麼怎樣理解發展是硬道理,實際上這裏的硬就是實力,沒有實力無從發展,也無法實現發展,因此,實力價值正是發展必須堅持的價值理念。
5.“白貓黑貓”論,突出了實力價值的實踐功能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發展首先強調的是發展的方向問題,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至於是否發展並不重要,關鍵是社會性質,由此嚴重束縛了人們發展的手腳。鄧小平的“白貓黑貓論”,為實力價值提供了權威基礎和思想保障。“白貓黑貓”倡導的是一種實力精神,因為不管白貓黑貓,隻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而要抓老鼠隻能靠實力,而不是憑僥幸、靠運氣。正是這個理論的實幹戰略,開啟了中國人的思想之門,保證了中國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使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成績。“白貓黑貓”論告訴人們,想問題辦事情一切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條條框框出發;一切要從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國家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實際出發,社會主義是靠幹出來的,不是靠講出來的,要幹必須靠實力。
二、實力價值的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