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篇
作為剛剛涉足社會的我們,首先就要有自信,不要輕易懷疑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有過人之處。
如果連起碼的自信都沒有,那又怎麼會有勇氣去做好自己的工作,靠近自己的夢想呢?就算是麵對自己不擅長的工作也不要退縮,年輕人,不逼自己一把,你怎麼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又怎麼知道自己不能更優秀?
同時,年輕並不意味著可以輕易成功,
身在職場要戒驕戒躁,從任何一件平凡的事做起,抱著一顆平常的心,踏實肯幹,便可以獲得成功的機會。
如果失敗了,也不要氣餒,在逆境中也要看到希望,利用好自己最大的資本——年輕,總結經驗,重新來過。
還有,麵對別人的批評,要虛心接受,
努力改正,克服自己的弱點,更好地提升自己。
隻要做到這些,即使你現在一無所有,
總有一天能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年輕一無所有,年輕擁有一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不論到何時,年輕人總是在曆史和社會的舞台上最明亮、最耀眼的群體。他們帶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張力,不顧旁人的評頭論足,按照自己的意願努力地在社會上創造。在祖輩的眼中,我們是備受嗬護的一代,心靈脆弱,心浮氣躁。其實不然,我們渴望著飛出那一隅之地,成就自己的夢想。年輕一無所有,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年輕又擁有一切,自信、時間和熱情。
不懷疑的力量——堅信自己能業有所專
年輕就是資本,這句時常被提及的話總是像一句口號,時刻鼓舞著我們這一代人。我們這一代,不似父輩那樣曆盡艱辛,一切都是憑自己雙手來創造。我們在父母溫暖的嗬護下長大,他們為我們排除險難,造橋鋪路,似乎從出生下來,我們的人生便被規劃好。然而,年輕的我們有著一顆焦躁不安的心,渴望成功的心情更勝祖輩父輩。這意味著我們將離開溫暖安全的港灣,到一個未知的世界闖蕩;意味著我們要超越自己,讓自己更加堅強獨立起來。想在這個社會立足,空有一腔熱血遠遠不夠,如果你沒有足夠閃亮之處沒有一技之長,可能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有了一技之長的人就像是手握一把利刃,也許它不是最堅硬最鋒利的,但卻足夠保護你。有一技之長的人永遠不會落魄街頭,以出賣自尊為生的。
帶著年輕的心飛向天空,麵對廣闊的大千世界,我們茫然失措,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幸好,我們還年輕,任何事錯了都還有足夠的時間去爭取重新來過。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隻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總有一天你一定會有異於常人之處。
前段時間,某衛視熱播的《最強大腦》,讓我們認識了中國“雨人”—周瑋。他是一位平凡而不普通的貧家少年,小時候由於一場意外,他的身體開始出現異常,最後竟導致他得了腦癱。這樣一個人,我們已經能夠想象在日常生活中曾遭受過哪些歧視。果然,主持人說,由於他的智力低下,神情也有些呆滯,導致附近的學校都不願意接收他,他不能跟其他孩子一樣享受校園裏該有的青春洋溢。父親想了很多辦法,才把他插到一個五年級的班上做旁聽生。
周瑋並不是一個完全不知人心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缺陷,也知道別人對自己的嘲笑。每天他都選擇與太陽和計算機做伴,計算機是他的最愛。周瑋在別人眼中雖然是個智力低下的孩子,但在父母眼中他是個天才。從一年級開始,周瑋便在數學方麵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10歲讀一年級時,周瑋已經會三年級的算數,這在普通智商的孩子身上也很少發生。可惜,由於身體的殘疾和周圍的議論,他不得不輟學,放棄他最愛的學校。
在節目中,他用了僅僅1分鍾左右算出了16位數字開14次方,就這短短的1分鍾,他憑借自己的專長讓國人記住了這個數學天才,也改變了國人對智力低下的自閉症患者原有的看法。在國人心中,他不再是智障的代名詞,而是“天才”的代表。
周瑋是個天才,也是個殘疾人。他用自己的經曆告訴我們,這樣的弱勢群體尚未放棄信仰,堅信自己有異於常人的地方,更何況是我們這些身心健全的人。成功者除了要擁有一項高於常人的專長,還要有足夠的自信和信仰。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一點挫折,便開始自暴自棄,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他不曾想過,也許成功離他隻有一層紙的距離,隻要他再稍加努力,便可擁有成功。這樣毫無意義地懷疑自己,不僅不能助自己離成功更近一步,反而會逐漸消磨掉自己的積極性和耐心。一個不自信、時常懷疑自己能力的人,就算有再好的機遇擺在麵前,他也不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