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說越玄,越聽越神,看來我們不得不去看看這座赫赫有名的靈湫廟了。沿石階而上,廟門兩側的牆壁上鑲著一塊塊石碑,其中一方碑上“四星池”三個大字蒼勁有力,成為對廟前這一自然景觀的最佳注釋。走進廟內,上下兩院,由一台階相隔。大廟的正殿早已被毀,代之而起的是一座二層簡易小樓。這裏曾是原發鳩山林場的辦公樓。當時為建此樓,把不少石碑都當牆基石埋在樓底了。一些尚存的殘碑斷碣,雖已被村人保存起來,並立於院中,但大多已遭破損,難識當年真麵目了。我請人端來一盆清水,用布洇濕碑麵,極力在上麵辨認著它們的年代和內容,有明時之作,有清朝所立,或記神顯靈之事,或為修廟捐贈者而立,大都也因年代久遠,字跡不清,難知其詳了。
之後,我們又一起走過金雞橋,去看建於南山上的登天梯。高高的登天梯已不見蹤影,隻有滿坡的林木,在寒風中喧嘯著,發出陣陣低吟。金雞拱橋,滿身苔蘚,背負曆史的沉屙,獨立於深澗之中,哪還有什麼金雞的鳴唱可言呢?廟北山坳中,高聳獨尊的摩天塔,如今也被座座民房擠得無處藏身,成了一家農戶的儲草間了。
麵對這一件件古老的實物遺存,我眼前不住地浮現出濁漳源頭那一幅幅迷人的景致:靈湫廟、四星池、摩天塔、登天梯,心中一片感慨。昔日的濁漳源是何等的輝煌,何等的美麗啊,它簡直就是一處風光旖旎的神奇寶地!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濁漳河畔,靠漳河水繁衍生息的上黨人,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托起了濁漳源的輝煌,也表達了人民對自然的尊崇,對生命的珍愛,對生活的希冀。
然而,濁漳源的自然美景,在頻繁的政治運動中以各種理由被無情地踐踏、蹂躪、破壞了。靈湫廟被拆,四星池被埋,登天梯被毀,留給人們的隻有對曆史的惋惜和思考。有人說,建廟者迷信,拆廟者愚蠢。多少年後,當我們麵對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不得不用一種嚴肅的目光去審視我們的過去,重新去關愛起這條曾給我們以生存、給我們以生命的濁漳河時,絕不能忽略曆史給我們留下的這一警示:任何愚弄曆史的人都必將要受到曆史的愚弄,任何懲罰自然的人也終將受到自然的懲罰。我想,無論是今天還是明天,這話都是對的,乃至永遠!
令人欣慰的是,一個以拯救母親河為內容的環保行動,正在上黨大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濁漳河源,作為上黨人民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必將備受關愛,源遠流長,重現風采!
從長子賓館103房間隔窗向院內望去,壇內鬱鬱蔥蔥之雲杉即文中所述之雲杉也。天緣巧合,冥冥之中,作者曾有幸在此院工作數年,又有幸親手植下此樹。想當年,窗內窗外,人與樹彼此相處相伴相激勵,怎不教人百感交集。紅塵喧囂,馮唐易老,真正的風景永遠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