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草一根二(2 / 3)

自視不凡又酷愛讀書的人一般朋友不多,曹原唯一的好友也是他的同窗,叫邱儉,兩人在校期間就是生意夥伴,誌同道合的他們在畢業後聯手成立了一家公司,為各類培訓學校、輔導班之類的做招生代理。做了不到一年,發現生意越發難做,即使在各大校園鋪天蓋地貼小廣告、四處動員學生當托兒拉人報名也難挽頹勢,曹原調查研究之後發現原來是互聯網造的孽,培訓學校和輔導班大都開通了各自的網站,學員在網站直接報名能拿到比他這裏更低的價格。

“我們沒有了利潤空間,當然也就沒有了生存空間。”曹原總結說,“代辦招生之類的,商業模式其實就是做人家的渠道、通路,互聯網的魔力在於把一切都扁平化、透明化,把我們給短路了。實際上,我是被互聯網打敗以後才開始關注互聯網的。”

“後來你們就轉型做九幫網?”女孩兒無意識地整理著壓在大腿上的挎包,問道。

“不再有‘我們’,隻剩了‘我’。”曹原笑笑。

代辦招生的生意江河日下,曹原正憂心忡忡,卻發現邱儉越來越指望不上了,他起初以為邱儉是在壓力麵前信心動搖便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沒想到邱儉幾次三番欲言又止最終滿臉愧疚地坦承自己一直在辦留學手續,他這才明白邱儉創業原來屬於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所以說,不能和朋友兄弟創業,創業不成,朋友兄弟也沒了。”曹原再次總結。

最初他打算做一個論壇,把準備參加各類英語考試的人聚集在一起,用人氣吸引教育培訓公司和留學移民中介來網站做廣告。他以前很少在網上閑逛,便特地去幾家大型論壇體驗一下生活。首先得給自己起個網名,頭一個在他腦子裏蹦出來的就是“草根”,但早被別人注冊了,一想也是,天底下最多的就是草根,豈止他這個三流學校的三流學生。他又試“草一根”,也被注冊了,這讓他有些鬱悶,連當區區一根草的權利都被人搶了,一氣之下他在後麵隨手敲了個“二”字,居然通過了!從此,“草一根二”就成了他的網名。

“啊?!”女孩兒發出一聲驚叫,“你就是海角網上的草一根二?!”

“這有什麼可冒充的?”曹原終於有了一點小小的成就感,這是任何頭銜都無法帶給他的,確實,創始人如今多如牛毛而“草一根二”卻是獨此一號、別無分店。

“我挺喜歡看你的帖子的,你罵新浪、罵百度、罵阿裏巴巴的那些帖子看著真痛快。”

“我那是地地道道的狂犬吠日。”曹原自嘲地笑笑,“其實我心裏甭提多羨慕、多嫉妒他們了,我想到的他們都做到了,我沒想到的人家也已經做到了,唉。我心理是不是特陰暗?”

“沒覺得,凡是肯這麼說出來的人,就說明他不陰暗。”

曹原接連被女孩兒正麵肯定了兩次,有點飄飄然直上雲端之感,尤其與女孩兒之前的一連串摧殘打擊反差過大過快,讓他頗為不適應,他習慣性地把一隻腳提上來蹬在基座上,躬著身子把下巴支在膝蓋上,活像猴山上一隻曬太陽的猴子。

女孩兒用眼角的餘光觀察著曹原的舉止,像是要說什麼又忍住了,過一會兒才又問:“怎麼叫九幫網?”

“瞎起的,以前知識分子不是叫臭老九嘛,我們搞的正好是教育培訓類的社區,一幫臭老九,就叫‘九幫’了,一查這域名和網站名居然都沒被注冊,就這麼叫了。”

“你們公司現在有收入了嗎?我看九幫網不像能賺錢的樣子。”

曹原用手擦拭幾下鞋麵上的土,然後把手拍拍,反問:“如果我告訴你公司成立的當天就有了一筆收入,你信不信?”

成立第一家公司的時候曹原和邱儉堪稱大手筆,給了一家代辦工商登記的公司一千五百塊錢,連工商局的大門朝哪兒開都不知道全套開業手續就都辦妥了,兩位甩手掌櫃滿意地說開公司就應該這樣,得把自己寶貴的時間精力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還給了一家谘詢公司五千塊錢,代為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認定,雖然他們的代辦招生業務全無技術含量可言也無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但他們說做企業就應該這樣,起點一定要高、眼光一定要遠。他們居然還給了某位高人一千塊錢請他為公司起名字,說凡是基業常青的大公司都有響亮的名字,結果他們的公司活了短短八個月。

做第二家公司的時候曹原好像換了個人,他找到另一家代辦工商登記的公司,一位退休後發揮餘熱的老同誌耐心細致地把流程和各項所需文件講解一番,他千恩萬謝地出來就自己去跑手續,驗名、驗資、拿照一路辦下來也沒費太多周折。他說,辦公司就像生孩子,難道生孩子也可以讓別人代辦嗎?這時的他不再刻意於孩子叫什麼名字,而是發愁怎樣才能把孩子養活。

那天他在海澱區工商局辦事大廳的窗口交完費,隨手把手續費的有獎發票刮開,居然見到“100元壹佰元”的字樣赫然出現在眼前,他不由得叫出來:“我靠,一百!”裏麵的工作人員聞聲湊上來隔著玻璃看他手上的發票,說這情形他還是頭一次遇到。周圍排隊的人們更是立刻跟著起哄,說連辦注冊登記都能掙回錢來,你的生意肯定火;還有的說我們都是來工商交錢,你倒能從工商拿錢,這手氣壯得想不發財都難。接連有人擠過來和他握手,還有人把手放在他的後背上來回蹭,像揩油似地也想沾些財運。曹原喜氣洋洋地一出工商局就直奔不遠處的稅務所兌獎去了,這天上掉下來的一百塊錢就是公司的第一筆收入。

令曹原意想不到的是,這一百塊錢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竟然是公司的唯一一筆收入。論壇倒是招徠了不少人,看上去還算熱鬧,但是拉不來廣告,現在網頁上掛的廣告大多是和其他網站互相交換的,屬於窮幫窮,也有些是無償替知名企業打廣告來硬充自己的門麵,隻有很少一點是真正的商業性廣告,不過並非他自己拉來的而是由廣告聯盟投放,但他加盟的那個網站廣告聯盟很不地道,至今也沒有一次像樣的分成。為各類培訓學校做招生代理不僅沒帶來任何收入反而成了燒錢的爐灶,初創的網站在網民中號召力有限,麵對招生方不具話語權,拿不到有競爭力的價格,為了吸引生源隻得賠錢賺吆喝,通過九幫網報名參加培訓課程的學員每人次導致九幫網墊付三十元左右,這錢燒得如此之快、如此毫無意義讓曹原心急如焚,什麼時候算是頭呢?也許,錢燒沒了自然就到頭了。